2015-2016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段考一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544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9/2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星期天上午,我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B.千岛湖里,沉没了一座古城,那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C.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辅相成,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D.今天的荧屏,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题。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小题1】“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一句中的“也”有着怎样的效果?
【小题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不常用”?
【小题3】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3.语言表达(共1题)

3.
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首先想到  (1)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2)  ,这种最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之所以)称其为假根,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根株。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不经意间,白天鹅公园掉了枯黄的外衣,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垫,róngróng( )春色之中,便到处有桃红柳绿的倩影。走着看着感概着,任那丝丝暖的风轻吻着脸这里的天空,是那么的蓝,蓝的明亮tī透,深邃悠远  ……给人一种变换莫测的感觉。
【小题1】给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掉( )
róngróng(    )
( )
tī透(    )
【小题2】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小题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内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