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1题)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焦zào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你会发现你不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yùn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焦zào(_____) yùn(_____)藏 困惑(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
(3)“豁然开朗”中“豁然”的意思是(_____)
A.明白 | B.开阔敞亮的样子 |
C.忽然 | D.坦荡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出师表》
(乙)射君①到,说丞相②叹卿智量③,甚大增修④,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⑤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注释) ①射君:即射援,字文雄,扶风人。其本姓为谢,后改姓射。献帝初依附刘章,刘备立国后以谢援为祭酒,后迁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②丞相:诸葛亮。③智量:智,聪明,智慧;量,度量。④增修:增长。修,有“高、长”的意思。⑤勉:自勉,努力。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
(3)可计日而待也(_____)
(4)过于所望(_____)
(5)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小题3】诸葛亮和刘备所提到的为人处世之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填空)
【小题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怎样的用人之道?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故乡的紫藤花
在我故乡的住所附近,有一塘清澈的池水。临水便是紫藤花架,那苍劲秀颀的枝干矫若游龙,虬结随亭柱攀缘而上。阳春三月,草熏风暖,紫藤花便如一串串首尾相接的浅紫色蝴蝶,在灿烂的春光里尽情盛放。
我爱紫藤花,爱他那透逸的风姿,我始终觉得他更像一位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翩翩活跃在三月的阳光里。我在故乡的那段岁月,常常于黄昏在紫藤花架下散步,那疏密有致的花穗间漏下丝丝夕阳,使人熏然欲醉。间或有一两朵精致的花儿飘落下来,便像是蝴蝶翻飞了。而更多的夜晚,我漫步池畔,池水静静的能听见鱼儿的唼喋。接受了一天阳光的紫藤花在静谧的夜色中释放着甜香,他整个儿浴在溶溶的月影里,微风过处,花穗簌簌地轻颤着,筛落满天星光,闪闪烁烁地跳入池水深处。附近的小巷里,隐约传来婉转的琴韵,于是春夜仿佛加入了浓浓的色彩,变得更加温馨而浪漫,引人无限遐思。
一个春天,正是紫藤花盛开的季节,我去南方,临行前我特地去池畔摘下一串浅紫的花穗,小心地藏入书中,我要让故乡的紫藤花陪伴我去向遥远的地方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
这一去便是整整三年,南国的如火骄阳,椰风蕉雨,还有物欲横流经济浪潮中的激烈竞争,渐渐地蚀去了我学生时代的浪漫情怀。我在惊涛险流中载沉载浮着,每日面对的是拼搏、竞争,还有像古堡一样密封的人心。直到有一天终于感觉疲惫,感到了对这种高频率生活的厌倦,我才想起书中的紫藤花,而此时的紫藤花早已退去了原来的鲜艳,在岁月中逐渐枯萎了。于是一个念头突然在我心中强烈地升起:该回家了!故乡正是春天,那梦中的紫藤花一定灿烂地盛开在阳光里。
今年四月,我终于回到了故乡,我迫不及待地去向池畔,我仿佛已经闻到了空气中飘散着的紫藤花那熟悉的甜香。可是,我似乎来得不是时候,前几日的连绵春雨,小池塘的水涨满了,清澈宁静,而紫藤花却是密密簇簇的一架嫩绿,怎么也找不见那蓬勃茂盛的花穗了。我失望又不甘心地在一片青翠中寻找着,想意外地觅取一份梦里的青春情怀。终于,我看见了,在一处不显眼的密集枝叶中还垂挂着一串鲜艳的“紫蝴蝶”,这是今年春天里的最后一个花穗了吧?这是故乡对游子的馈赠呵。
几乎是怀着一种朝圣者的虔诚,我小心地凑近花儿,深深地呼吸着这熟悉的带着一丝雨后湿润泥土清香的气息,温柔,幽静——这就是故乡的气息吧。我失望的情绪慢慢地平静了,原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追求是永恒的,就像故乡一样,无论你走得多远,他始终在用博大的胸怀等待着你的归来,其实是我自己一时的疏怠,才错过了与春天的约会。
(选自《中学语文》2018年第8期,秋光/文)
【小题1】文中的紫藤花有着哪两层含义?【小题2】依照行文线索,填写下表。
时间 | 在故乡的那段岁月 | 三年前 | 今年四月 |
原因 | 年少时为紫藤花所陶醉 | | 回乡寻找紫藤花 |
好处 | |
【小题3】第二段说“我爱紫藤花”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4】在南方的生活和回乡后的情感变化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
读书以养性
温儒敏
A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少了,上网、读图、看视频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
B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是一般视频所没有的,甚至网上阅读也难于获得书本阅读的那种独有的效果。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这不完全是习惯问题,也有媒介运用的区别所形成的效应问题。另外,过于依赖网络,容易形成碎片化、平面化思维。所以,我以为还是要读一些书的,特别是读一些纸质的书。在青少年时期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为终生的发展打底子。
这些道理都懂,只是做起来不大容易。现在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除了自己专业的书之外,他们再也没有读其他书的兴趣和计划,顶多随兴所至读一些诸如武侠、言情、玄幻、穿越之类的流行通俗作品。一有时间就上网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玩起微信来就更是“手不释机”。这样的文化情致倒是流行与时髦,但也可能浮浅,缺乏个性,他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比较差,甚至影响到专业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中小学语文课本来应该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的,但如果只是瞄准高考,纯粹是应试的技能性的培训,就容易扼杀兴趣。所以,在中小学阶段,除了“为高考而读书”,还应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读书多了,语文素养上去了,也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
不少年轻人后悔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出了校门又抱怨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人人皆忙”的时代,压力大也是现实。但说忙到没时间读书,大多有些言过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总是可以挤出来一些的,眼睛少在微信上逗留一会不就有了?关键是要有读书的愿望和毅力。
C当然,有了读书的意愿,最好还要有自己的计划和书目,而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要取法乎上,多读一些经典,读一些基本的书。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浏览好比跑马观花,也是培养兴趣拓展视野的一种读法。但更重要的是精读与通读,量不一定要多,扎扎实实读完几本,有些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升,而且能“养性”,让自己脱离浮躁,变得踏实。
D那些流行的休闲文化,往往都很吸引人,给人以娱乐和刺激。年轻人不接触流行文化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流行文化的适当消费,有利于青年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但应当是“适度消费”,不沉迷其中。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年轻人若能努力把持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不至于被动地卷入通俗文化,还可能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读书养性”吧。
(选自《语文世界》,2018年第4期)
【小题1】文章提出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小题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3】其他阅读形式有着怎样的弊端?
【小题4】下面这句话可放入文章的_____(A、B、C、D)处。
现在的诱惑太多,要读书,就需要一些毅力。
【小题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青少年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