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见异思迁。 |
B.网上流传晚上锻炼等于找病,中医称不要断章取义,一定要选择 合适的时间进行科学的锻炼。 |
C.坚持群众路线,就应该脚踏实地,俯下身子真正为民解忧,不能推卸责任,拈轻怕重。 |
D.在西非流连忘返的埃博拉疫情,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全球拉响埃博拉疫情警报。 |
2.字词书写- (共1题)
2.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心底无私天地宽。摒(______)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mù(______)相处的。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______)溅的水花。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______)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1)心底无私天地宽。摒(______)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mù(______)相处的。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______)溅的水花。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______)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3.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睛①
杜 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小题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睛①
杜 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小题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小题2】阅读《诫子书》,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小题5】读了《孙权劝学》和《诫子书》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小题2】阅读《诫子书》,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小题5】读了《孙权劝学》和《诫子书》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又是五月槐花香。
这个位于层层叠叠大山深处的小山窝窝是我的故乡。
小村坐落在山的半腰上,被密密实实的槐树一层一层包裹着,就有了仙境般的感觉。每年的五月,当白花花的槐花铺满青山,那无孔不入的甘甜的清香便轻轻地胀满了山里的世界。也仿佛只有在这时,劳作了一年的农人才有了些许喘息的机会,深深地吸一口槐花那沁人心脾的香,生发出一种山里人少有的温馨又甜蜜的快意。
家乡这满山遍野的槐树学名叫刺槐,宁折不弯的枝干上斑驳着岁月留下的刀削斧凿般的皲裂和折皱,枝条上布满着尖利的针刺,像极了农家人朴实又倔强的性格。槐树的生命力极强,种植、扦插都可以成活,但主要靠根生。在几十亩的山坡上,只要栽下一棵,不出几年时间,周围自然冒出的幼树便会一簇簇一团团地蓬勃开来。槐树是最早 来这里的山区安家落户的树种之一,农家人之所以独独钟情于它,可能是由于它那甘于贫瘠、寂寞的品性吧。这一棵棵无言的生命,仿佛只有那深深地扎进岩层的和紧抱着裸岩的根系,在不断地向这个世界 炫耀着自己的清高与不屈。
在我从小到大对绿的印象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槐树的叶,每当肆虐的残冬过后,献给荒凉山区的第一抹生命的亮色就是槐树的颜 色。清明时节,尖尖的嫩嫩的叶芽就会悄悄地钻出槐枝的皮腺,这时的绿是一种柔如孩童肌肤的娇嫩。不出数日,槐叶迎风长大,这时便 是漫山遍野的绿了。一直到秋末冬初,槐叶才会变成金黄,依依不舍 地离开槐树的枝头,融进这个世界。今天看到的槐叶,是大自然献给人们的景色,然而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槐叶却无一例外地每年都支撑着山里人几个月的生活。
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五月的槐花香。①一朵朵洁白的晶莹剔透的 薄如蝉翼的花朵被绛紫色的花萼缀成一串串,像一只只轻巧的蝴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槐花也是我所见过的花中,最慷慨最大方抑或是最奢侈的花了。每到花开时节,仿佛满世界都被它塞得满满的,真是树有多大,花丛就有多大;山有多高,花丛就有多高。最特别的还是槐花的香,除了那独特的甜甜的清香味道外,用农家人的话说,槐花的香气是打绺儿的,就是当你走在路上还未看到槐花的时候,便会有一波一波幽幽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透过你的鼻腔,再慢慢沁入心脾。这时的你,能不被槐花的香气深深陶醉吗?
过去,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我的父亲———当年的林业大队长,都 会回忆起带领社员们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情景。每到这时他总会对着我说上这样一段话:“生你的那年,我刚好30岁,就是那一年栽下了咱村山上的这片槐树。那时虽然很难吃上一顿饱饭,但干起活来却格外带劲,从没有觉得日子有多苦。”②脸上总是一副满足的笑,好像这满山的槐花才是他一生最好的杰作。
在一个五月,我的父亲未能再嗅到那满山遍野的槐花香,没能够等到槐花盛开的日子,便匆匆地离我而去了。从此,我经常久久地伫立在密林深处,听松涛阵阵,品槐香悠悠,耳边仿佛依然能听到父亲那淳朴的话语,心中陡生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感伤。
五月的槐花香啊,你是渗进我血液里的无尽的追思和浓浓的乡愁。
【小题1】刺槐树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有同学认为文章第4段可以删掉,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①。
【小题4】文章中的画线句②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文章结尾为什么用“你”称呼“五月的槐花香”?
又是五月槐花香。
这个位于层层叠叠大山深处的小山窝窝是我的故乡。
小村坐落在山的半腰上,被密密实实的槐树一层一层包裹着,就有了仙境般的感觉。每年的五月,当白花花的槐花铺满青山,那无孔不入的甘甜的清香便轻轻地胀满了山里的世界。也仿佛只有在这时,劳作了一年的农人才有了些许喘息的机会,深深地吸一口槐花那沁人心脾的香,生发出一种山里人少有的温馨又甜蜜的快意。
家乡这满山遍野的槐树学名叫刺槐,宁折不弯的枝干上斑驳着岁月留下的刀削斧凿般的皲裂和折皱,枝条上布满着尖利的针刺,像极了农家人朴实又倔强的性格。槐树的生命力极强,种植、扦插都可以成活,但主要靠根生。在几十亩的山坡上,只要栽下一棵,不出几年时间,周围自然冒出的幼树便会一簇簇一团团地蓬勃开来。槐树是最早 来这里的山区安家落户的树种之一,农家人之所以独独钟情于它,可能是由于它那甘于贫瘠、寂寞的品性吧。这一棵棵无言的生命,仿佛只有那深深地扎进岩层的和紧抱着裸岩的根系,在不断地向这个世界 炫耀着自己的清高与不屈。
在我从小到大对绿的印象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槐树的叶,每当肆虐的残冬过后,献给荒凉山区的第一抹生命的亮色就是槐树的颜 色。清明时节,尖尖的嫩嫩的叶芽就会悄悄地钻出槐枝的皮腺,这时的绿是一种柔如孩童肌肤的娇嫩。不出数日,槐叶迎风长大,这时便 是漫山遍野的绿了。一直到秋末冬初,槐叶才会变成金黄,依依不舍 地离开槐树的枝头,融进这个世界。今天看到的槐叶,是大自然献给人们的景色,然而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槐叶却无一例外地每年都支撑着山里人几个月的生活。
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五月的槐花香。①一朵朵洁白的晶莹剔透的 薄如蝉翼的花朵被绛紫色的花萼缀成一串串,像一只只轻巧的蝴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槐花也是我所见过的花中,最慷慨最大方抑或是最奢侈的花了。每到花开时节,仿佛满世界都被它塞得满满的,真是树有多大,花丛就有多大;山有多高,花丛就有多高。最特别的还是槐花的香,除了那独特的甜甜的清香味道外,用农家人的话说,槐花的香气是打绺儿的,就是当你走在路上还未看到槐花的时候,便会有一波一波幽幽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透过你的鼻腔,再慢慢沁入心脾。这时的你,能不被槐花的香气深深陶醉吗?
过去,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我的父亲———当年的林业大队长,都 会回忆起带领社员们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情景。每到这时他总会对着我说上这样一段话:“生你的那年,我刚好30岁,就是那一年栽下了咱村山上的这片槐树。那时虽然很难吃上一顿饱饭,但干起活来却格外带劲,从没有觉得日子有多苦。”②脸上总是一副满足的笑,好像这满山的槐花才是他一生最好的杰作。
在一个五月,我的父亲未能再嗅到那满山遍野的槐花香,没能够等到槐花盛开的日子,便匆匆地离我而去了。从此,我经常久久地伫立在密林深处,听松涛阵阵,品槐香悠悠,耳边仿佛依然能听到父亲那淳朴的话语,心中陡生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感伤。
五月的槐花香啊,你是渗进我血液里的无尽的追思和浓浓的乡愁。
【小题1】刺槐树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有同学认为文章第4段可以删掉,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①。
【小题4】文章中的画线句②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文章结尾为什么用“你”称呼“五月的槐花香”?
6.语言表达- (共2题)
6.
下面语段有两处病句,选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据了解,目前宿迁市已为47株古树名木都精心编制了“一树一策”应急保护。千年牡丹花、银屏古树群、姥山槐荫树等重点古树名木生机勃勃,②既见证了巢湖历史的变迁,而且成为旅游景区的重要景观。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据了解,目前宿迁市已为47株古树名木都精心编制了“一树一策”应急保护。千年牡丹花、银屏古树群、姥山槐荫树等重点古树名木生机勃勃,②既见证了巢湖历史的变迁,而且成为旅游景区的重要景观。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7.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是______(只写序号)。
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 。
①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
②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③所以,胡杨又被称为“异叶杨”“变叶杨”。
④胡杨的奇特还在于一树三种叶。
⑤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
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 。
①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
②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③所以,胡杨又被称为“异叶杨”“变叶杨”。
④胡杨的奇特还在于一树三种叶。
⑤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
(1)我们学习了《狼》专题,请你写出与狼有关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狼》专题以后,也许你对狼有了新的认识与发现,请写出你对狼的认识或发现:_________
(1)我们学习了《狼》专题,请你写出与狼有关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狼》专题以后,也许你对狼有了新的认识与发现,请写出你对狼的认识或发现:_________
8.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