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
B.《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
C.《庄子》是庄周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从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我们不难看到庄子的机敏和幽默。 |
D.《小石潭记》节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北冥有鱼《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____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 (3)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小题3】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王维传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①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②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 ,不知其名。维视之日:“ 《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 居常蔬食, 不茹荤血。 晚年长斋, 不衣文彩。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 在辋口。 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 号《辋川集》。在京师, 日饭十数名僧, 以玄谈③为乐。斋中无所有, 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④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渭川田家
[唐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锥⑤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⑥ 。
(注释)①昆仲:称人兄弟。②臻:到,达到。佛教语。③玄谈:对佛教义理的阐述。④缙:王缙,王维之弟。⑤雉雊(góu):野鸡呜叫。⑥《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小题1】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好事者集乐工按之(_____)
A.按照 B.审察 C.巡视 D.抑制
(2)屏绝尘累(_____)
A.避开 B.抑止(呼吸) C.屏障 D.遮蔽
【小题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 (限断三处)
如 山 水 平 远 云 峰 石 色 绝 迹 天 机 非 绘 者 之 所 及 也
【小题3】有人说《渭川田家》诗中“倚杖候荆扉”的“候”很有表现力,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归隐田园是王维的志趣所在,请结合文章和诗歌加以简析。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权威调查】
近期,丰县大沙河镇李寨初级中学对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情况作了调查。共发放150份问卷。情况如下:
1.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工具书?调查结果:选知道的,占85%。
2.你会经常使用诸如字典、词典的工具书来帮助你的学习吗?调查结果:选会的,占20%。
3.你在读书看报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会怎么做?
调查结果:查字典的占10%;请教别人的占10%;绕过去的占80%。
【名词解释】
工具书,就是按一定次序把有关知识信息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各类工具书都有特定的功用,遇到不同的疑难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各类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就是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之一,它收录的条目包括字、词、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等,基本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遵从通行标准或通用原则,力求规范化。
《现代汉语词典》“壶”条目:

【专家声明】
《现代汉语词典》首任主编、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说明》:“配合释义增补了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是本词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罍”条目:

【小题1】阅读【权威调查】,试着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调查的结果。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工具书是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遇到不同的疑难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各类工具书。 |
B.《现代汉语词典》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遵从通行标准或通用原则。 |
C.《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条目力求规范,全面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 |
D.《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现代”词典之一,也要不断进行修订,跟上时代发展。 |
【小题4】《现代汉语词典》“罍”条目,为什么要配图?请结合【专家声明】简要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的原则。
父亲的电话
芦芙荭
①父亲真是老了,耳朵越来越聋,你在他耳朵旁扔个炮仗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②以前,闲下来时,他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说些家长里短,听听村子里的大小事情。或者一个人泡一缸子老茶,抱着收音机,坐在院子里听花鼓戏,听秦腔。一声狗叫,他都能分清是谁家的狗。可现在,他的耳朵什么也听不到了,好像谁在里面修了铜墙铁壁。树上的鸟不再叽叽喳喳了,鸡不鸣,狗不叫了。世界对他来说,只有一个字:静。
③那时,母亲的身体还好。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就打给她。然后,母亲再把我们通话的内容及问候,借助手势以及他们一起生活几十年的经验,传达给父亲。
④父亲耳朵聋,口齿却非常清晰。他声音洪亮。母亲比画一句,他就会“嗯”“哦”“唉”“呀”地说一句,以表示母亲转述的话他听明白了。末了,他就会对母亲说:“告诉儿子,我们啥都好着哩,别操心。有空了再回来看看。”
⑤自从父亲的耳朵聋了之后,我们很少和他说话了。不是我们不想和他说话,而是他再也听不清楚我们说什么了。他又不会唇语。许多时候,他总是答非所问。和他说话,说了等于没说,索性就不说了。
⑥父亲年轻时,脾气不怎么好,而母亲爱唠叨,两个人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一言不合就吵起来。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烦不烦呀,整天就跟只麻雀似的叽叽喳喳个没完”。现在,父亲的耳朵聋了,母亲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母亲说什么父亲都听不见,所以就不说了。倒是父亲说什么,她都言听计从,像个小媳妇似的。
⑦父亲的耳朵聋了,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
⑧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父亲坐在那里,虽然听不见我们说什么,但见我们笑,他也跟着笑。他将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进孙子的手里。孙子拿着红包,将嘴凑近他的耳朵说:“谢谢爷爷。”这一次,父亲竟然听懂了,说:“不用谢!”
⑨我们大家都笑,说父亲这句话是蒙对的。
⑩春天的时候,母亲病了,中风,事先没有一点征兆,一切都来得很突然。
⑪从医院里出来时,母亲留下了后遗症。说话口齿不清,每说一句话都相当费力。她坐在轮椅上,经常为要一件东西,或者要办什么事,憋得脸红脖子粗。而我们却不知所云。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父亲说:“你娘说,她出院了,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也好不了多快。她说你们都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该回去上班了。”
⑫听了父亲翻译过来的母亲的话,我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说真的,我们去上班了,家里怎么放心得下?母亲能听见我们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来,而父亲能表达,却听不见我们说什么。这以后,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个问题。
⑬父亲见我们愣在那里,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你们放心上班去吧,我虽然耳朵背,可我身体好着呢,我能照看你娘的。你们也别担心,你娘说不了,可耳朵灵,我呢,听不见,却还能说。以后你们打电话了,我们两个人合起来接听。”
⑭为了证明这种办法可行,我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我们将母亲的手机放在了她的轮椅旁,拨响了电话,母亲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了父亲。父亲拿起电话接通后,直接放到了嘴边。他说:“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然后挂了电话。
⑮回到城里,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那个画面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而且,每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⑯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
(刊于《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23期,有删节。)
【小题1】初读全文,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父亲 | 母亲 | 父亲和母亲关系 | 家里氛围 |
年轻时 | 脾气不怎么好 | 母亲爱唠叨 | ①______ | 吵闹 |
耳聋后 | 索性就不说话 | ②______ | 母亲言听计从 | ③______ |
母亲病后 | ④______ | 说话口齿不清用肢体动作传递信息 | 合起来接听电话 | 牵挂 |
【小题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可现在,他的耳朵什么也听不到了,好像谁在里面修了铜墙铁壁。树上的鸟不再叽叽喳喳了,鸡不鸣,狗不叫了。
【小题3】综观全文,谈谈你对“每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的理解和感受。
4.名著阅读- (共1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保尔不知不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进行的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小题1】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小题2】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他是受母亲的影响走向革命道路的。 |
B.修筑铁路,使保尔经受了一场严寒、饥饿和艰苦劳动的考验。在达雅的帮助下保尔完成了小说的创作。 |
C.保尔在烈士墓前悼念战友时,感悟出了积极的生命意义,这也是他一生都恪守的人生原则。 |
D.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最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经过近两个多月的语文旅行,我们发现,八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在鲁迅的《社戏》里,从不dài____慢客人的小伙伴们,让我感受到了纯洁的友情;读贺敬之的《回延安》,我们感受到“眼泪在眼kuàng____里打转”的爱国情怀;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学到了丰富的农yàn____和专业的物候学;我们还跟随阿西莫夫先生一起追sù____到了恐龙灭绝的年代。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