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9题)
22.
信息技术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便捷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所以,青少年要学会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应该沉迷于因特网 |
B.应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 |
C.应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D.因特网上的信息都是可信的 |
25.
小王想买一台性能较高的计算机,他从某商店的广告中获取以下信息:本商店“**牌”计算机降价1500元,优惠期一天,欲购从速。下列针对这条信息的评价,合适的是:
A.降价了,应马上购买 |
B.“**牌”是著名品牌,可以购买 |
C.降价时间有限,应马上购买 |
D.这条信息不能完全体现该计算机的性能 |
26.
某学习小组要制作一个介绍“福建风景名胜”的网页。为了收集相关素材,可以使用的途径有: ①通过因特网搜索 ②咨询有关专家 ③查阅相关杂志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27.
案例:为了规范“上网行为”,北大拟在今年将“网上不骂人”明确写入新校规。这一事例说明了:
①任何人通过网络发布信息都必须遵守道德规范
②网络文明用语已经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
③今后没有人会在网上骂人了
④“上网行为”应受到约束
①任何人通过网络发布信息都必须遵守道德规范
②网络文明用语已经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
③今后没有人会在网上骂人了
④“上网行为”应受到约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5.
案例:
小林接到一条短信称“我的手机和银行卡都丢了,现在我用同学的手机给您发短信,请速汇1000元钱到我同学的银行卡上,卡号为*********”。小李说:“这是一条欺诈信息,因为这条信息没有发信人的落款,不可信”。小明说:“即然发信人知道了小林的手机号码,说明是熟悉的人,可以相信”。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小林接到一条短信称“我的手机和银行卡都丢了,现在我用同学的手机给您发短信,请速汇1000元钱到我同学的银行卡上,卡号为*********”。小李说:“这是一条欺诈信息,因为这条信息没有发信人的落款,不可信”。小明说:“即然发信人知道了小林的手机号码,说明是熟悉的人,可以相信”。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A.小李和小明说的都对 | B.小李和小明说的都不对 |
C.小李说的对 | D.小明说的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