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四季青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45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7

1.单选题(共1题)

1.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2.选择题(共18题)

2.
要学好科学,需认真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们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B.BC.CD.D
3.
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他曾经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C.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4.
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这则故事说明了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B.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C.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5.
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同学们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600毫升   D.我们的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
6.
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7.
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
A.B.C.D.无法确定
8.
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好( )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9.
小明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花。经专家证实,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幽灵之花”,学名水晶兰。水晶兰习性独特,只适宜于特定气候环境,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据此在生物分类上应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A.被子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
10.
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11.
如果用右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1
2
3
4
A.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牙齿
口腔
消化系统
人体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 A    B. B    C. C    D. D
12.
某动物园已于2013年“十一”正式开放,首批引进了东北虎、金钱豹、熊猫、、斑马、白袋鼠、鹦鹉等60余种野生动物。某同学参观后对上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你认同的是()
A.从呼吸方式上看,都是用鳃呼吸
B.从生殖上看,都是体内受精、胎生
C.从体温调节上看,都属于恒温动物
D.从内部结构上看,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13.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 )
A. B. C. D.
14.
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当地的生物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对携带致病微生物的野生动物也要坚决保护不杀戮
C.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植树造林,控制污染等措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15.
被蚊子叮咬,人会感觉到痒并用手拍打,其信息是主要依靠下图哪种细胞来传递(   )
A.神经细胞B. 肌肉细胞
C.上皮细胞D.血细胞
16.
细菌的生长繁殖是否受酸碱性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找来面包,探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酸碱性的关系。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酸液、蒸馏水、碱液,分别放入一块等大的面包。

(1)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下表是兴趣小组观察后记录的细菌数,“+”的多少表示细菌数量的多少。
培养皿
A(酸液)
B(蒸馏水)
C(碱液)
细菌数目
++
+++++
+
 
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该细菌的生长繁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中有人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适合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呢?他们通过查资料获得甲、乙、丙三种细菌与酸碱性的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答案不止一个)。(备注:PH的大小代表液体不同的酸碱性。PH=7中性,PH>7碱性,PH<7酸性;)
A.甲细菌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最广
B.乙、丙两种细菌在中性环境中不能生长
C.乙细菌适合在酸性环境中生活
D.不同细菌生活环境对酸碱性的要求是不同的
17.
以下信息中难以作为地壳变动证据的是( )
A.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B.南极地区有煤炭资源
C.火山喷发和地震
D.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8.
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
A.根据日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B.从远处开来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
C.登上航天飞船从太空中观察
D.根据月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19.
下列岩石结构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A.玄武岩和花岗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砂岩
D.砾岩和玄武岩

3.填空题(共6题)

20.
在科学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下图a中测得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b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c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d中测量塑料盒体积的图中没有必要测量,可以不必读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塑料盒的体积是_____; e中如图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铜丝的直径是_____毫米。
21.
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如果要使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最大,应选用下图中哪个物镜和目镜。(请填数字)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所示),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________

(3)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右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
(填序号)。

(5)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下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
22.
我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F中A、F所代表的右图中生物名称:A   ;F  
(2)动物C,属于 类动物,此类动物的特点是:体内没有
(3)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无根、具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填字母代号)
(4)在生物分类学上,水稻与水杉同门不同纲,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请说出这两组生物之间,谁的共同特征多?    
23.
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___。
(2)A细胞通过__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中细胞核内出
__ __ ___并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B通过____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C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的口腔、咽、食道、胃等组成的消化道和各种消化腺组成人体的
其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4.
温州市首届迎春花卉展销会在瓯海区丽岙花卉市场举行。多家花卉企业展销了大花蕙兰、蝴蝶兰、兰花、杜鹃、牡丹、君子兰等20多个品种,让市民们大饱眼福。

(1)其中的兰花开出的花很漂亮,由此可推测兰花是一种 (填“蕨类”、“被子”和“裸子”)植物;
(2)用显微镜观测到的兰花细胞可能是上图中的  图;
(3)兰花的叶子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 含有叶绿素;
(4)控制生命活动的遗传物质位于()  ;整个生命活动主要在 进行。其中甲图中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物质交换的是    填细胞结构)。
25.
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下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B中的甲植物比A中的乙植物长得更高,能否得出“遮光30%后,植物会长得更高”的结论? 选填“能”、“否” ),为什么呢?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