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5千克,用细线系一质量为1.78千克的实心铜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在水中静止不动,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桶中的水也没有溢出。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试分析、计算在这种情况下

(1)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______
(2)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将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
(3)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2.选择题- (共20题)
3.
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
B.喝过可乐以后,往往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 |
D.冰过的可乐比未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
4.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加入食盐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5.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m1溶液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m2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m3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m2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
B.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C.m2和m3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
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
7.
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9.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变 |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加速向上运动是因为火箭受到的浮力大于火箭的重力。 |
B.翱翔的人造卫星和上升的热气球主要受到了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
C.一个小气泡从深水中上浮未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增大。 |
D.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
13.
分别用木头、铜、铁制成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放入水中,三个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
B.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
C.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
D.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 |
15.
最近两年来,欧盟和美国加紧对火星探究的投入,期望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登上火星。火星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略远,但火星赤道上中午气温仍可上升到0℃以上。一个地球表面重500N的物体在火星表面重190N。若地球表面g取10 N / kg,不计火星大气压的影响,在火星中午的赤道地面上(温度与地球表面相同),有一个盛水容器,水中悬浮着一个体积为1000厘米3的物体,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A.等于3.8N | B.仍等于10 N |
C.大于10 N | D.无法计算 |
16.
如图是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一处普通码头的剖面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河道水满时码头不容易崩塌 |
B.河道水满时,河水对河底的压强较大一些 |
C.河道水浅时,河底小鱼受到的浮力较小 |
D.河道水满时,河底同样面积处,河水对河底的压力较大 |
17.
某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
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
C.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
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
18.
小陈泡脚时,双脚感受到水的浮力。不禁好奇,盆内起按摩作用的凸起A、B(如图所示)是否也受浮力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受到浮力作用 |
B.A、B不受浮力作用 |
C.A受浮力作用,B不受浮力作用 |
D.A不受浮力作用, B受浮力作用 |
19.
《死海不死》一文描述道:“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屡淹不死。”四位同学运用科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的咸度很高,任何物体被扔进海里自然就浮了起来 |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 |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
20.
实验探究课上,小明将一部分酒精和水分别倒入两只量筒内,如图所示。结果测得,A、B两点受到的压强恰好相等。则小明推测()


A.甲试管内装有酒精 | B.乙试管内装有酒精 |
C.AB两点的深度相同 | D.无法确定 |
22.
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将于中秋节强势登陆闽粤沿海;9月16日早晨前后在江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受其影响,广东、福建以及浙江东部、江西、上海、安徽、江苏和台湾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累计雨量250-450毫米);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A.水汽输送 | B.地表径流 | C.降水 | D.蒸发蒸腾 |
3.填空题- (共7题)
23.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并查阅资料可知,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3×105Pa,一升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702L,氢气为0.01819L,氧气为0.03102L。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____极;
(2)证明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从理论上看,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______,但从图Ⅱ发现,反应开始时几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几分钟后气体的体积比接近2:1,试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____极;
(2)证明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从理论上看,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______,但从图Ⅱ发现,反应开始时几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几分钟后气体的体积比接近2:1,试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4.
小妍拿着体积为4×10-3米3的泡沫实心救生浮板去武林游泳池游泳。泡沫救生浮板扔进水里后浮在水面上,恰好有四分之一的体积浸在水面下,则救生浮板浸在水下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米3,救生浮板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小妍的救生浮板密度为_______千克/米3。
25.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甲、乙做实验得到数据如下所示:



(1)请你在
坐标纸上用图象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_____;
(2)通过对以上图象的分析,你可得到的结论是什么?_____;(只要写一条)
(3)甲、乙两种物体放入水中的最终状态情况如图所示。请你指出图中A、B分别属于哪种物质?A属于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B属于_______;并说明在相同体积情况下,它们所受浮力FA:FB=___________。



(1)请你在

(2)通过对以上图象的分析,你可得到的结论是什么?_____;(只要写一条)
(3)甲、乙两种物体放入水中的最终状态情况如图所示。请你指出图中A、B分别属于哪种物质?A属于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B属于_______;并说明在相同体积情况下,它们所受浮力FA:FB=___________。
26.
(1)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果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一定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2)往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粉笔灰,振荡后可看到 的现象,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往盛有水的试管里滴加几滴色拉油,振荡后看到是混浊的液体,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 液;往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蔗糖,振荡后看到是 的液体,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 液。
(3)如上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


(2)往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粉笔灰,振荡后可看到 的现象,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往盛有水的试管里滴加几滴色拉油,振荡后看到是混浊的液体,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 液;往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蔗糖,振荡后看到是 的液体,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 液。
(3)如上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
27.
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溶液②的质量为 g,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看到20°C的溶液中的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
再加10g硝酸钾,搅拌,还有3.4g固体不溶 | 得溶液② |
(1)溶液②的质量为 g,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看到20°C的溶液中的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
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解放军新型093攻击型核潜艇在东海某处海域水下100米深处发射了东风31A型(DF-31A)洲际弹道导弹,刚发射完导弹的潜艇,其重力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潜艇的浮力将_______,而潜艇排开水的重力将_______,潜艇在后来逐渐上浮过程中,艇外壳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露出水面后继续上浮的过程中潜艇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