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2.
李文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请回答:

(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__。
(2)如图所示是李文观察后绘制的细胞结构图,若她用10×的目镜,则物镜是___________,图中不应出现的结构是___。
(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所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


(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__。
(2)如图所示是李文观察后绘制的细胞结构图,若她用10×的目镜,则物镜是___________,图中不应出现的结构是___。
(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所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
A.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 B.清水、清水 |
C.生理盐水、清水 | D.清水、生理盐水 |
3.
剥开一只橘子,观察橘子皮和橘子瓣中各部分,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橘子皮是___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丝络”是___组织。
(2)橘子瓣中的“丝络”在组织中起到___的作用。
(3)成熟的橘子中没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一般存在于___。
(1)橘子皮是___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丝络”是___组织。
(2)橘子瓣中的“丝络”在组织中起到___的作用。
(3)成熟的橘子中没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一般存在于___。
2.选择题- (共20题)
6.
有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确 | B.只有②正确 |
C.只有③正确 | D.全部错误 |
8.
仔细读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图中用酒精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
B.②图中蜜蜂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有外骨骼 |
C.③中P点所在位置为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 |
D.④可以表示室内温度为20℃时,玻璃泡上蘸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曲线 |
9.
在科学兴趣班开展温度测量探究的实验时,小顾同学分别测量了3位同学的体温,由于操作疏忽,每次测量完都没有甩就继续测量下一位同学的体温。现依次测得甲、乙、丙3位同学的体温分别为38.5 ℃,39 ℃,39 ℃,则( )
A.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病了 |
B.甲病了,乙、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 |
C.甲、乙都病了,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 |
D.甲、乙都病了,丙没有生病 |
10.
下表简明记录了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特征类群 | 根 | 茎 | 叶 | 花 | 果实 | 种子 |
A | 藻类植物 | √ | × | √ | × | × | × |
B | 蕨类植物 | √ | √ | √ | × | × | √ |
C | 裸子植物 | √ | √ | √ | × | √ | √ |
D | 被子植物 | √ | √ | √ | √ | √ | √ |
A.A | B.B | C.C | D.D |
12.
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 2 | 3 | 4 |
A | 动物 | 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 | 昆虫 |
B | 性质 | 物理性质 | 有毒性 | 水银的毒性 |
C | 植物 | 被子植物 | 裸子植物 | 苔藓 |
D | 纲 | 科 | 目 | 种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气候特征往往是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
B.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更好 |
C.细胞分裂会使多细胞动植物体内细胞数目增多 |
D.银杏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
14.
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 调节光线强弱 |
B |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C | 转动细准焦螺旋 | 使物像更清晰 |
D | 转动转换器 |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
A.A | B.B | C.C | D.D |
15.
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 B.细胞膜 | C.叶绿体 | D.液泡 |
16.
关于蒸发和沸腾两者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
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 |
C.液体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热 |
D.蒸发和沸腾时,如果不加热都不会继续进行 |
18.
下列对物态变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
B.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冰棍,表面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 |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形成的 |
19.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20.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
C.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
2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
B.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
22.
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地气温较a地高 |
B.c为山峰,海拔高度为1100米 |
C.a和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599米 |
D.d地附近地势比较缓,b地附近地势比较陡 |
23.
(2016•湖州)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 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
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 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
3.填空题- (共7题)
24.
某市出现了首例“H7N9”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到了体温计。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规律制成的,它的量程是___℃,它的最小刻度为0.1℃。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

25.
给量筒内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相平。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____(填大于或小于)5mL。
26.
白塔湖湿地公园位于诸暨市北部,是浦阳江流域的一个天然湖荡,是一个集自然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1)白塔湖湿地中有大量的桑树,桑葚中酸甜浓郁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__中,桑树是___植物(填“裸子”或“被子”)。
(2)如图是小欢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
(3)小乐同学为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

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则它是___(填“P”“Q”“R”或“S”)。

(1)白塔湖湿地中有大量的桑树,桑葚中酸甜浓郁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__中,桑树是___植物(填“裸子”或“被子”)。
(2)如图是小欢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
A.是否有脊椎骨 | B.体温是否恒定 |
C.是否胎生哺乳 | D.是否用肺呼吸 |

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则它是___(填“P”“Q”“R”或“S”)。
28.
某校“STS”活动课前往县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酿制白酒是把发酵后的粮食里的酒精从酒糟中蒸煮汽化出来。其装置见图,因为汽化要吸收热量,所以需要在锅灶下加热。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汽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兑(即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试回答:

(1)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_________输汽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的白酒,质量是多少?________是否恰好“一斤酒”(1斤=0.5千克)?___________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_________ (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1)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_________输汽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的白酒,质量是多少?________是否恰好“一斤酒”(1斤=0.5千克)?___________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_________ (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29.
某班同学在“探究某种液体的特性”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一个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多次测量。

(1)某次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液体(如图甲,注射器内没有空气),将装有液体的注射器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称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读出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15毫升,注射器的总质量为___克。
(2)多次如上测量,得到注射器的总质量与对应的液体体积,画出如图丙所示图像,由此可得到该液体的密度是___千克/米3。
(3)受此实验启发,小明只用该注射器和部分纯净水在家里测出了冰的密度。他的做法是:在注射器内装18毫升的水,将注射器放入冰箱冷冻室足够时间,取出后测出冰的体积是20毫升,请计算冰的密度。
______________

(1)某次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液体(如图甲,注射器内没有空气),将装有液体的注射器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称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读出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15毫升,注射器的总质量为___克。
(2)多次如上测量,得到注射器的总质量与对应的液体体积,画出如图丙所示图像,由此可得到该液体的密度是___千克/米3。
(3)受此实验启发,小明只用该注射器和部分纯净水在家里测出了冰的密度。他的做法是:在注射器内装18毫升的水,将注射器放入冰箱冷冻室足够时间,取出后测出冰的体积是20毫升,请计算冰的密度。
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