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_3.6 地球表面的板块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422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简答题(共1题)

1.
据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2)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
A.两大陆地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

2.选择题(共7题)

2.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厘米至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D.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3.
如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的观点是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4.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地中海可能消失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蒸发强烈
B.板块张裂
C.板块碰撞,发生挤压
D.填海造陆
5.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如图所示的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回答问题。

(1)漫画所反映的是
(2)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A.盖天说B.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D.日心说
6.
人们经过测量发现,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在慢慢上升,那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而对板块运动规律的研究发现,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在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可以判定位于这两个板块之间的红海的面积将会继续
A.扩大B.缩小C.不变D.不确定
7.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壳的凹陷B.板块的挤压C.板块的碰撞D.板块的张裂
8.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宫城县仙台市附近海域180公里处(震中距离东京370公里)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和福岛第一核电站4次爆炸及核泄漏危机。截至3月20日,已确认造成了7 700人死亡,11 651人失踪.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对日本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解释有道理的是
A.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造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