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共分成六大板块,其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板块边缘地壳比较__________。
(3)板块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1)全球共分成六大板块,其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板块边缘地壳比较__________。
(3)板块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2.
读图题:读下列示意图写出编号处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3.
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不同的,如:①天圆地方;②地球是个椭球体;③地球是个球体。上述与人类认识发展相符合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你和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仔细阅读下列内容后进行讨论。
(1)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2)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3)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4)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5)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6)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
(7)地磁学研究表明: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
你认为可以作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反对“大陆漂移学说”理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了厚达30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距今约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_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___运动,所以地壳上升,从而成为世界上最_________的山脉。
(3)从板块构造来说,这是由于________ 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
(1)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2)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3)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4)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5)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6)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
(7)地磁学研究表明: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
你认为可以作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反对“大陆漂移学说”理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了厚达30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距今约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_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___运动,所以地壳上升,从而成为世界上最_________的山脉。
(3)从板块构造来说,这是由于________ 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
5.
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
(2)AB所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
(3)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
(4)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
(5)如果在C,D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为减少工程量,应选择______(①或②)线。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图乙中,a,b,c各地段最适合利用为耕地的是______。

(1)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
(2)AB所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
(3)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
(4)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
(5)如果在C,D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为减少工程量,应选择______(①或②)线。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图乙中,a,b,c各地段最适合利用为耕地的是_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6.
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游泳,主要以海豹、鱼类、企鹅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
B.在北极熊这一物种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它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 |
C.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
D.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
13.
泥石流是山区一种多发灾害。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若某处地形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运动路线,箭头表示逃生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A点,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16.
有关下列四幅地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住云南的小明想去北京旅游,可从乙图上查找乘车路线 |
B.小明想知道世界甲型流感的疫情情况,可通过阅读甲图了解 |
C.小明来到北京后,购买了丁图以便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 |
D.若四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则比例尺大小应是甲>乙>丙>丁 |
17.
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19.
下列关于褶皱和断层(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
B.形成褶皱和断层的动力来自地球外部 |
C.绝大多数褶皱是由于水平挤压造成的 |
D.岩层受到挤压可拉伸过度发生断裂,形成了断层 |
20.
2014年2月12日新疆和田发生7.3级地震。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
B.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
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
21.
某号台风某日移动路线如下表.请你判断这次台风移动的方向是( )
时间 | 7时 | 11时 | 19时 | 24时 |
经纬度 | 20°N,118°E | 20.5°N,115°E | 21.5°N,114°E | 22°N,113°E |
A.向东南 | B.向东北 | C.向西南 | D.向西北 |
22.
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
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
3.填空题- (共4题)
26.
读下面三幅地表景观图,填空回答。

(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