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àn)  凫水(fú)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B.嘱咐(zhǔ)   糜子(méi)   脑畔(pàn)   琐屑(xuè)
C.羁绊(jī)    冗杂(rǒng)  媲美(pì)    晦暗(huì)
D.斡旋(ɡuǎn)  褪色(tuì)   争讼(sònɡ)  怅惘(wǎn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宽恕   相得益章   陨石   洗耳恭听
B.愕然   垂珠联珑   寒噤   消声匿迹
C.烦燥   天衣无缝   农谚   人情事故
D.祷告   迫不及待   翩然   一拍即合
3.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葛非、顾俊两人配合默契,多次获得女子双打世界冠军,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双打组合。
B.张大夫给我针灸了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腰腿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C.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D.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B.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地回响。
C.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上午经过2小时23分钟、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
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________
①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
②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
③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④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②①④③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②佁然不动(______)
③以其境过清(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有哪些?
【小题4】《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苏轼被贬时则写了《记承天寺夜游》。请你谈谈他们在文中表现出了各自怎样复杂的心情?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问题。

清新的散文,隽永的苦味

阅读洪素丽的散文《苦瓜》,会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认识作者”“知识卡片”“相关言论”“作者心语”,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苦瓜》。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之旅。

认识作者

洪素丽,女,作家、画家。1947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赴美习画。现定居美国。专事绘画与文学创作。擅长国画、油画、木刻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绘画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在文学创作领域,她亦诗亦文,创作颇丰。诗集有《十年诗草》《盛夏的南台湾》《流亡》等,散文集有《十年散记》《守望的鱼》《海岸线》《芳草天涯》《梦与旅行》等。1982年获《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1994年获《联合报》文学奖散文奖。

知识卡片

石涛

石涛,明末清初画家,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幼年遭变,后出家,半世云游,以卖画为生。号苦瓜和尚、瞎尊者等。他餐餐不离苦瓜,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

木刻画

木刻画是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图像,再用纸拓印出来的版画,版面凹凸感强,拓印出来后,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明的刻刀雕凿的味道,神韵独具。

相关言论

她(洪素丽)以画家对空间、光线、色彩的审美感受来取景状物。

    ——江南大学教授 庄若江 杨大中

对绘画而言,静物写生一般较容易,画动态则较难。文章恰恰相反,写具体的事件通常比较生动,单纯写物而不空洞死板就很难。洪素丽既是作家也是画家,想必深谙此理,却还是选了“苦瓜”这个题目,把绘画的技巧融入行文中,别具一格。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 丁理

感觉上,洪素丽总像定时返乡的鲑鱼,每当我不经意地在心里叨念着:“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很奇异地,就会适时接到她的信或电话,告诉我,“我就要返乡了!”言辞句中洋溢着兴奋难掩的情绪,信纸上的字写得龙飞凤舞,就像在跳舞一般。

    ——台湾作家 吴锦发

作者心语

◆伟大的作品都是扣紧当时的土地脉搏与时代脉搏。

◆所幸,我还有一个信仰——那就是文学与艺术,多年来,我拿笔来写,拿刀来刻,并且也以此二工具,试图刻画和我相同血色的岛屿面目。

◆我上了幼稚园,永远穿姊姊们穿小了的衣裳,褪色的印花,给祖母补绽过的;鞋子不是过大,就是过小……而我们家的饭桌上,老是咸鱼干,与咸鱼干……我们家遇到一桩又一桩的灾难了……一个人长大了,走出童年阴暗局促的角落。

文章呈现

苦瓜

洪素丽

①齐白石在一幅白菜画上题字,言白菜是蔬菜之王,可见齐老是偏爱白菜了。我呢?我偏爱苦瓜。

②《本草纲目》上记载:“苦瓜花为末,霉疮,胃气痛,滚汤下;目痛,灯草汤下;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叶晒干为末,治一切丹火毒气,金疮结毒,脂麻疔,大疔疼不可忍,酒下三钱;子苦甘无毒,益气,壮阳。”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生冷之物,火气大的人吃了特别受用,可以“清心明目”;夏天喝了苦瓜汤,可以消热恼,解劳乏。苦瓜鲜叶捣烂了,可敷肿伤。鲜苦瓜破开,去种子及瓤,纳入茶叶,用线绑扎固定后,挂于通风处,阴干,每次用茶叶六至九克,水煎或开水泡服,可以治中暑。倘若去了种子与瓤的鲜苦瓜,均匀涂上芒硝,挂于阴凉处,待苦瓜干后,表层有结晶的白色霜状物,叫苦瓜霜,加冰片少许,研匀,吹喉,可治咽喉炎。这都是书上记的土法妙方。我一样也没试过,但,想来一定是有效的。

③小时候,夏天时,家里饭桌上常见一道苦瓜妙品:把苦瓜切成一截一截圆筒状,去子挖瓤;塞进肉末拌芡粉,加上盐、香料,塞实了,炖成汤,十分入味。几年前,我替一个在联合国做事的日本朋友恶补中文(他同时亦在联合国办的中文班上课),有一回,他的中文老师出一道题给他作文:“我最吃苦的一天”。他拿回来,我作他的枪手,大笔一挥,文曰:“我最吃苦的一天,是我吃苦瓜最多的一天,满满一桌上,有清炖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肉丝炒苦瓜,苦瓜红烧肉,红烧肉苦瓜……我从早吃到晚,非常地吃苦……”他照抄一遍,拿去给先生看,先生看了皱皱眉,又哈哈大笑,夸奖了他一顿,说:“有进步,你的中文有进步!”他十分得意,要请客,于是我们师徒俩绕遍了华埠(唐人街)餐馆,问不到一家有苦瓜这一道菜,失望至极,只好随便进了一个广东馆子。大概在异地里,苦味既不是味,苦瓜这道菜是不能上台盘的。(注)

④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哑子吃黄连”的苦。“苦”亦可以是美味,可见人生的矛盾,不可理喻。从苦中品出乐,品出美来,是至乐,与至美。而这苦是自找的,不是胁迫,或外加的。因此,可以细细品味,慢慢浸淫,其美无涯,其乐无边;喜欢研究人生真谛的人,可以在苦瓜里吃出道理来,“佛法无边”之类的顿悟,可以在箪食瓢饮、苦瓜酱菜中摸到。道在高山、道在流水、道在瓦罐、道在尿溺、道在苦瓜,此所以石涛自称为“苦瓜和尚”也。

⑤大学时,曾和友人去狮头山的庙里小住,美其名曰“闭门深造”。某日逛到尼姑庵后面山坡上,看到一排围筑起来低低的苦瓜藤架,两人躺进纠缠的架下,密深深的叶子像五爪龙掌,叶心透明的绿,叶脉一丝丝,一条条地浮起。苦瓜一个个挂下来,直抵额头、眼皮,饱满滚圆的瓜身,是碧青加乳白色,发出瓷器的光泽,表皮上一个个圆珠般的疙瘩,正如凝结的烛泪,造型多美呀,有哪一种瓜菜比得上呢?然而里面滋滋流着苦液……

⑥去年初夏,在山村田垄间漫步,尺来宽的灌溉渠道上,架了一个越空的苦瓜棚,苦瓜就由田垄边,水田侧,一段狭小的泥洼地里种出来,瓜藤对爬在架上,苦瓜一个个垂挂在山溪引下来的奔流不息的渠沟水上。深黑的水,因为流速大,偶尔翻出一点浪花,水是冰凉洁净的,苦瓜的影子和筛在叶间的阳光,一动一颤;抬头一看,是一梯一级上去的漠漠水田,苍绿的纱帽山,小瓦屋,以及悠悠之云影。一切的争夺苦战,暂时地脱略而遥远,只有眼前之一景,是那么平和,峥嵘,可感谢。

⑦此间的公寓,我在窗台上种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但见五爪叶子日日吃力地攀在窗外围起的铁栏杆上,小小的绿叶十分争气,又把触须无孔不入地伸延。于是烟尘万丈的都市里的一扇窗子,为我编织了故乡夏日里一席苦瓜凉梦来。

(注)我后来才知道,华埠的饭店菜单上,苦瓜叫“凉瓜”,不叫“苦瓜”。

(选自《芳草天涯》,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苦瓜》一文有对苦瓜的说明,如第②段说明了苦瓜的(1)_________、(2)_________;有对相关事件的叙述,如第③段“我”替日本朋友(3)_________,第⑤段“我”和友人躺在藤架下看苦瓜;有对苦瓜的描写;有对苦瓜的议论……
【小题2】作者写苦瓜,为什么要从齐白石的题字写起?
【小题3】洪素丽擅长木刻画,下列语句最有木刻画味道的一项是(    )
A.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哑子吃黄连”的苦。
B.密深深的叶子像五爪龙掌,叶心透明的绿,叶脉一丝丝,一条条地浮起。
C.满满一桌上,有清炖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肉丝炒苦瓜……
D.此间的公寓,我在窗台上种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
【小题4】根据“相关言论”,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小题5】以下推测最不可能的一项是( )
A.洪素丽可能非常崇拜“苦瓜和尚”。
B.洪素丽可能会回台湾定居。
C.洪素丽可能不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D.洪素丽写《苦瓜》可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小题6】有人认为第②段中“我一样也没试过,但,想来一定是有效的”这句话可以删去,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4.语言表达(共1题)

8.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和谐,是清晨的阳光,是_______,是绕梁的余音;和谐,是给无助的人以扶持,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和谐是雪中炭,和谐是锦上花,善举义施每天都在发生,爱心的暖流正推动着和谐社会的进展……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重庆第七十一中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应宣传委员的要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面积3万公顷,损失雨林面积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减少碳的排放量。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28
33%
一定程度上关注
42
50%
不太关注
6
7%
不关注
8
10%
 
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传委员准备借助下面的材料引导同学们开展富有创意的“低碳生活”活动,请你将这则材料的题目补充完整。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阳光校园”节能减排活动将于2018年5月29日举行,届时全国的多所中小学将派代表队参加。大赛设立多项环保创意比赛,优秀代表队将参加7月27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大赛组委会发表绿色宣言,号召学生们勇于探索,自愿选择有创意的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题目:比拼环保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