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352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3

1.选择题(共19题)

1.
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 ①B.③ ①C.② ④D.③ ④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
C.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D.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
3.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
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A.B.C.D.
5.
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缩小、正立的实像
6.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访问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焦点之内才能成清晰的像
7.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f、f的大小关系为(  )
A.f>f>fB.f>f>f
C.f>f>fD.f>f>f
8.
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9.
甲、乙、丙三名士兵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
A.甲、乙均未瞄准鱼B.乙、丙均未瞄准鱼C.甲、丙均未瞄准鱼D.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
10.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反射红光C.桃花吸收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水中传播
B.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D.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12.
如图所示,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3.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由于凸透镜对红外线的会聚能力比可见光弱,故同一透镜在红外线射入时的焦距比可见光射入时长。有一种感光胶片叫红外线胶片,它对可见光不敏感,而红外线却能使它感光。这种胶片可用普通相机进行红外摄影。现有一幅书上的图片用普通胶片摄影时刚好成等大的像,现换成红外线胶片,若仍要成等大的像,则应该(  )
A.增大物距,增加暗箱长度B.减小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C.减小物距,增加暗箱长度D.增大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14.
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水中的鸡蛋变“大”B.鸟的倒影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D.墙壁上出现手影
15.
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S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如图所示,光路正确规范的是(  )
A. B.
C. D.
16.
如图,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  )
A.0到-1区域B.-1到-2区域C.0到-∞区域D.-2到-4区域
17.
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
A.变高了的树的虚像B.变低了的树的虚像
C.变高了的树的实像D.变低了的树的实像
18.
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B.笔在水面处“折断”C.凿壁借光D.月亮在水中形成“倒影”
19.
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 )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C.太阳光在这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2.填空题(共7题)

20.
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4]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
(2)刚从电影院出来,[3]瞳孔将会_____.(填变大或者缩小)
(3)只有物像落在[8]_____上时,才能看清物体.
(4)[5]_____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
(5)不同人种,[2]_____的颜色不同.
21.
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 而形成的________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
A.2cmB.7cmC.9cm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 (左/右)移

(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
22.
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
23.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_____;属于实像的是_____。
24.
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 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 BB________ C.
25.
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1.6m,当小明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小明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的石英钟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是________.
26.
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如图,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把此时的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_(选填“近”或“远”)视眼眼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