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湖州人创造了“案基鱼塘”的生态工程,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地的农作方式,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________。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________。
2.
气候、栖息地以及食物等是影响生物生存与进化的重要因素。地球陆地上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非常丰富。为什么热带雨林的物种如此丰富?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科学家认为,距今几千万年前,地球经历了几次冰川期,导致大量生物灭绝。而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受冰川期的影响相对较小。
资料二:热带雨林的部分特征
特征1:热带雨林的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与其它类型生态系统存在差异(如图甲)。
特征2:热带雨林具有分层结构(如图乙),且树木四季常青,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旺盛。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热带雨林物种丰富的因作出解释。_________

资料一:科学家认为,距今几千万年前,地球经历了几次冰川期,导致大量生物灭绝。而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受冰川期的影响相对较小。
资料二:热带雨林的部分特征
特征1:热带雨林的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与其它类型生态系统存在差异(如图甲)。
特征2:热带雨林具有分层结构(如图乙),且树木四季常青,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旺盛。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热带雨林物种丰富的因作出解释。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1题)
3.
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
D.嘴型厚短的马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
4.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
5.
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表明,2019年3月肺结核发病数97866人,死亡194人。可以用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流行,下列预防肺结核传染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注射肺结核疫苗 |
B.出行常带口罩 |
C.隔离肺结核病人 |
D.经常锻炼身体 |
7.
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海投菌 |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
8.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 |
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 |
C.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
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 |
9.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曾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宁波籍科学家顾方舟与同事研制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使我国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因此,顾方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儿麻痹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
B.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 |
C.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儿童服用“糖丸”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D.儿童服用“糖丸”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
10.
吸毒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吸毒司机比正常人反应慢很多,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吸毒司机反应变慢主要是因为毒品影响了人的()
A.消化系统 ![]() | B.神经系统 ![]() | C.泌尿系统 ![]() | D.循环系统 |
11.
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我国科学家顾方舟,曾将疫苗接种到自己体内进行试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A.控制传染源 ![]() | B.切断传播途径 ![]() | C.保护易感染 ![]() | D.非特异性免疫 |
3.填空题- (共11题)
14.
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

(1)该模型中“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
15.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目前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已造成一定灾情。

(1)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释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而降低灾情。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草地贪夜蛾对农田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却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_____就越弱。

(1)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释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而降低灾情。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草地贪夜蛾对农田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却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_____就越弱。
16.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其种类众多、数量庞大。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这些肠道生物彼此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起到协助消化吸收、抵抗外来病原体等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内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因不明原因出现区吐腹泻等症状,妈妈立即找出抗生素让他服用,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认为抗生素易产生毒副作用、病原体耐药等危害,提出反对意见。小明不随意服用抗生素的理由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去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医生给他开了针对性药物。为使其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医生决定为他静脉输液,但所输液体中不应含有的成分是______。
(4)医生叮嘱小明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该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内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因不明原因出现区吐腹泻等症状,妈妈立即找出抗生素让他服用,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认为抗生素易产生毒副作用、病原体耐药等危害,提出反对意见。小明不随意服用抗生素的理由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去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医生给他开了针对性药物。为使其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医生决定为他静脉输液,但所输液体中不应含有的成分是______。
A.氯化钠 | B.维生素 | C.脂肪 |
17.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如图)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粮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导致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__________;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__________,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__________;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__________,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
18.
20世纪,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发现高温、缺氧、无光、含硫的深海热泉,热泉中生活着蠕虫、蛤、硫细菌等众多的生物。硫细菌能利用硫化物反应释放的能量还原CO2制造有机物,蠕虫以硫细菌为食,始以蠕虫为食。迄今,科学家已发现数十个深海热泉生态系统,并提出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假说。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热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__。
(2)下列事实支持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是______。
(1)写出该热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__。
(2)下列事实支持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是______。
A. 早期地球环境温度较高 | B. 早期地球环境中有大量的硫化物 |
C. 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 | D. 硫细菌和古细菌在基因层面有着很高的相似度 |
19.
有一火山岛,分布着数目相近,毛色不同的同种鼠,后来由于火山爆发,火山灰覆盖整个小岛。某生态学家自2000年起每隔两年对鼠的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
(1)该岛火山爆发发生在表中哪两个年份之间?____。
(2)岛上红鼠和灰鼠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
年份 | 2000 | 2002 | 2004 | 2006 | 2008 | 2010 |
灰鼠数(只) | 198 | 202 | 199 | 357 | 382 | 392 |
红鼠数(只) | 202 | 198 | 201 | 43 | 18 | 8 |
(1)该岛火山爆发发生在表中哪两个年份之间?____。
(2)岛上红鼠和灰鼠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
20.
目前,治疗艾滋病无特效药,有学者提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新生儿具有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的能力。但这有违伦理道德,且违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法律。
(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2)运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目标基因时,可能会破坏其他正常的基因。所以通过基因编辑出生的婴儿可能出现的问题有__________(写出一项)。
(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HIV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HIV病毒属于病原体 |
C.从免疫学角度分析,HIV病毒属于抗体 |
D.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
21.
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________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___。
(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________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___。
A. 海洛因 ![]() | B. 鸦片 ![]() | C. 咖啡 |
22.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其中传染病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1)16~19世纪,欧洲白人的殖民扩张,给美洲带去天花、流感等传染病,导致95%的美洲土著死亡,主要是因为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 性等特点。
(2)10世纪,我国已发明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琴纳发明牛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免疫。
由于病原体的不断变异,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息。
(1)16~19世纪,欧洲白人的殖民扩张,给美洲带去天花、流感等传染病,导致95%的美洲土著死亡,主要是因为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 性等特点。
(2)10世纪,我国已发明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琴纳发明牛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免疫。
由于病原体的不断变异,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息。
23.
2018年11月26日,某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对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诞生,这对婴儿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而失效,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付出,国内外科学界一片哗然,并纷纷提出质疑。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第____道防线,使人体易患各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2)下列各项中,支持“应严禁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这一主张的有____。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第____道防线,使人体易患各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2)下列各项中,支持“应严禁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这一主张的有____。
A.由于存在错误编辑等技术问题,被编辑婴儿存在健康风险 |
B.北欧人群中的10%的个体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 |
C.被编辑者的基因会通过生殖扩散到后代个体 |
D.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出现大规模的人类基因改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