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一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42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芳馨(xīn)  鞭挞(dá)  叱咤风云(zhà)   舐犊情深(shì)
B.蓬蒿(gāo)  绯红(fēi) 惟妙惟肖(xiào)  猝然长逝(cù)
C.哂笑(shěn) 滑稽(jī)  越俎代庖(páo)   锲而不舍(qiè)
D.骈句(pián) 给予(jí)  迥然不同(jiǒng) 长吁短叹(xū)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精粹 水龙头 金榜提名 冥思暇想
B.追溯 连琐店 家喻户晓 望眼欲穿
C.峻工 擦边球 一视同仁 相得益彰
D.扉页 化妆品 墨守成规 不胫而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正厉兵秣马迎接学考的到来,孜孜不倦,处心积虑,信心百倍。
B.位于西部新城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将成为全国医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产学研高地。
C.“一湖一环”照亮济南,整个景区恍如仙境,美不胜收,灯光倒影在湖中栩栩如生。
D.《朗读者》用美轮美奂的文字,至真至情的声音,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字是穿越时空的隧道,读书可以让我们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B.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战胜北大硕士,获得总冠军得主。
C.“泉水游”铛铛车,不仅让中外游客也让泉城市民体验到浓郁的泉水文化。
D.服装得体与否,能体现一个人的线条美、气质美,彰显出活力和精神。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张飞武艺高强、勇猛非常,他曾大闹长坂坡、智取瓦口隘、跃马过檀溪。
B.简﹒爱在学校与海伦相遇,两人性格迥异,但海伦的宽容、善良对她影响深远。
C.《草房子》中桑桑勇敢仗义,纸月受欺负,他出手相助,并与没人接近的细马为伴。
D.圣地亚哥是坚毅刚强的老人,面对厄运,想到的是象征力量的狮子、掰手腕比赛。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浦①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代为池州,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小题1】赏析一、二句中“萧萧”“淅淅”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诗歌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快,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任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①, 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②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 变狱,永力争不能得,举牒③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④大谷县。太原帅⑤常用重臣, 每宴飨⑥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甚。永以书抵幕府曰:“皆民膏血也,以资 觞豆⑦之费可乎? 吾将投劾⑧。”
(选自《宋史·郭永传》)
【注释】①守武人:丹州太守是武将出身。②缪(miù):假装。③牒:文书。④知:管理。⑤太原帅:官职名。⑥宴飨(xiǎng):宴请。⑦觞豆:宴请。⑧投劾:检举揭发。
【小题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守 大 怒 盛 威 临 永 永 不 为 动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后守欲变狱,永力争不能得,举牒还之,拂衣去。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郭永哪种品质值得你敬重。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翅膀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C.树林阴翳 翳:遮盖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乐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在乎.山水之间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至于负者歌于途/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D.醒能述以文者/皆以/美于徐公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醉”是表象,“乐”为实质,“醉”“乐”统一,表现“与民同乐”的主旨。
B.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融合,卒章显志。
C.本文写景动静结合,多感官结合,骈散结合,参差多变。
D.文中多用“也”字结句,贯通全篇,灵动之中有赘烦之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朱成玉
①我的少年时光很短,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去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
②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时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那就是重点高中。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结果老天弄人,差三分而败北。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③我没有选择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
④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那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
⑤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
⑥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坚持,这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
⑦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一咬牙去了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
⑧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这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的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那个时候,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烂,做梦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⑨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她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苦难和不幸,行善,又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我感受到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艺术的价值……
⑩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
⑪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正是年底的时候,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
⑫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而且还是《散文》这样的大杂志。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我剥了皮,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⑬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呢!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的含义。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既指___________; 又指_________。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2)结合语境,分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小题3】文章三次写母亲“没有一点(半点)煽情的意味”,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兵书宝藏——《孙子兵法》
①年初,央视一档历史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爆红荧屏。九大博物馆的二十七件镇馆之宝,在“前世今生”的故事中,鲜活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山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银雀山汉墓竹简之《孙子兵法》,再次惊艳了世人。
②1972年4月14日,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日子——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简牍成功出土。沉睡地下淤泥中近两千年的《孙子 兵法》竹简,一朝重现光华。
③《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使得一场旷日持久的历史大讨论戛然 而止。随《孙子兵法》出土的还有《孙膑兵法》16 篇。《孙子兵法》 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出土,结束了关于其人其书的千古争论,证实了孙武、 孙膑实为两个人。历史学家研究认定,孙武是吴国的“孙子”,孙膑是齐国的“孙子”,分别是春秋、战国人。孙膑乃孙武的后世子孙。孙子与孙膑各有兵法相传,千年争讼,一朝得释,充分显示了《孙子兵法》竹简巨大的历史价值。这两部兵书的出土,可谓石破天 惊,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鉴于其重要历史价值,汉墓竹简之《孙子兵法》成为 “新中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11 年,《孙子兵法》竹简被评选为“山东 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④《孙子兵法》全书共分十三篇,总计约 6000 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的第一本系统 而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其军 事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曹操在《孙子略解》的自序中曾写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评论:“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许多著名的国外战略家也 沉迷于《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中。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 箴言》一文中曾说:“孙子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惊人的军事思想,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 写出来的。”在美国西点军校,《孙子兵法》是必读课程,作为战事谋略进行重点讲解。
⑤《孙子兵法》通篇以智慧为本质特征,孙子的每一句话都是智的凝聚,谋的浓缩。 我们可以从《孙子兵法》的深邃哲理和智谋中,观察领略事物的辩证思维,学到处理人事百端的策略,掌握摆脱困境的行为方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夫未战而庙算者胜”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人们在对人生的探索中,能从《孙子兵法》中得到激励并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人生总会遇到各种不如意之事,面临各种困境,包括社会环境问题、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尚未认识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思想观念等,借鉴《孙子兵法》的原理, 对于我们把握主动权,争取美好的人生,将不无裨益。
⑥文物打动人心,归根结底靠的是人的故事、意志和精神。以《孙子兵法》竹简为代 表的一件件珍贵的国家宝藏,就像一个个历经风雨的人,有自己的生命和性格,那是从未 褪色的文化自信,以及成就过往也影响当下的血脉精魂。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兵书宝藏——《孙子兵法》的。
【小题2】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历史学家研究认定,孙武是吴国的“孙子”,孙膑是齐国的“孙子”,分别是春秋、战国人。
【小题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曹操在《孙子略解》的自序中曾写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评论:“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1)根据提示,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各一副。(要求:1.符合节日 和对联特点;2.短语不重复使用。)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端午:上联_______ 下联_______
(2)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上“老”下“子”,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仿照画线句子,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孝亲敬长,是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一直倾听溪流的歌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

6.作文(共1题)

12.
按要求作文。
请以“遇见,从此不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 700 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