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丘壑(hè) 羸弱 众目睽睽(kuí) 饥肠辘辘 |
B.揣摩(mó) 繁琐 运筹帷幄(wò) 流光溢彩 |
C.狡黠(xiá) 慰籍 叱咤风云(chà) 自出心裁 |
D.挑剔(tī) 张皇 前瞻后顾(zhān) 坦荡如砥 |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现今快节奏的、泛娱乐化为主的娱乐类节目霸屏的大环境下,《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等节目确实是 。它们以文化传播为载体,将个人成长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用文字、声音、图片等传统载体,打造出一档档 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身心娱悦,更多的是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思考。我们的综艺节目也应该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的创新实践的“中国造”文化产品。而此类节目的 ,无疑是满汉全席餐桌上的一道清粥小菜,清新雅致又别有韵味。
A.别开生面 另辟蹊径 应运而生 | B.另辟蹊径 别开生面 应运而生 |
C.应运而生 另辟蹊径 别开生面 | D.别开生面 应运而生 另辟蹊径 |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时隔千年,我们依然会被文天祥誓死报国、忠贞不渝的气节所震撼。 |
B.秋瑾,号鉴湖女侠,女中豪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激越慷慨,尽显巾帼英雄的本色。 |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静谧,清新宜人,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
D.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闺阁生活,婉约细腻;后期多悲叹故国旧事,情调感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前期词作代表。 |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曹操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深刻地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
B.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扎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歌》中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写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 |
C.“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新奇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抽刀断水”这个细节生动地显示出李白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与苦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
D.“窈窕淑女,君子好球”出自《诗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诗经》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小题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流击楫而誓曰 楫:船桨 |
B.阳平辟察孝廉 辟:征召 |
C.逖遇之如子弟 遇:对待 |
D.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赞:称赞 |
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A.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
B.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
C.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
D.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
A.京师发生大动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在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
B.“诸兄每忧之”,于是祖逖每次到农家,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以此获得兄长们的认可。 |
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 |
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还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小题1】下列说法文意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对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内容对文中 “普世价值”内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小题1】下列说法文意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
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
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更要展示这些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与价值。 |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
A.应该着力于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正面的、美好的、健康的东西。 |
B.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了解关注人们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 |
C.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
D.要力求提供对于中国文化精神与价值方面的深度认识。 |
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B.玄奘大师西去天竺取经,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
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观点。 |
D.《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7.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2017年初热播的央视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海内外引发有关传统文化传承的热议。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圈粉,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再次点燃。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小题1】据此,学校也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本月即将举行第一届文化艺术节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你所在的小组任务是要为此次活动策划两个节目,请注明节目的具体内容以及设计演出形式。
【小题2】对于此次文化艺术节活动,你的小组成员乐天表现不够积极,他说:“中考在即,时间很紧张,哪有什么闲工夫去筹划文化艺术节呀?真不明白举办文化艺术节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多做几道题呢。”你觉得他的想法不对,对举办文化艺术节的意义缺乏认识,就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120字)
2017年初热播的央视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海内外引发有关传统文化传承的热议。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圈粉,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再次点燃。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小题1】据此,学校也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本月即将举行第一届文化艺术节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你所在的小组任务是要为此次活动策划两个节目,请注明节目的具体内容以及设计演出形式。
【小题2】对于此次文化艺术节活动,你的小组成员乐天表现不够积极,他说:“中考在即,时间很紧张,哪有什么闲工夫去筹划文化艺术节呀?真不明白举办文化艺术节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多做几道题呢。”你觉得他的想法不对,对举办文化艺术节的意义缺乏认识,就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120字)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