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2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冥思遐想(xiá)   嬉戏(xī)   虐待(nüè)    管束(sù)
B.颔首低眉(hàn)   污秽(huì)   迸射(bèng)  诘责(jié)
C.杳无消息(yǎo)    畸形(qī)    匿名(nì)   解剖(pōu)
D.广袤无垠(mào)   小憩(qì)   姮娥(huán)  滞留(zhì)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辍劳作(停)    感慨良深(良好)    
汗牛充栋(流汗) 不逊(谦逊)
B.无所不为(做)    互相轩邈(向高处伸展) 
油光可鉴(照) 脂粉奁(盒子)
C.深恶痛疾(厌恶)  执策而临之(用鞭子打)
浅尝辄止(后) 匿名(隐藏)
D.新年伊始(无实义) 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不以为然(对)旸谷(日出)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③④①②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
4.分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zh    q    ie    wu    t    zi

i    o    ye    ɑ f    yue

声母:{#blank#}1{#/blank#}

韵母:{#blank#}2{#/blank#}

整体认读音节:{#blank#}3{#/blank#}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B.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D.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小题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好雪片片 (林清玄)
⑴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穿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服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⑵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⑶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⑷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⑸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从他的相貌看,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⑹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或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⑺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⑻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⑼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难。
⑽“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⑾“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⑿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⒀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套子,温暖四处流动着。
⒁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⒂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明净的善意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了。
⒃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⒄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小题1】仔细阅读(8)—(15)段,请用简介的语言归纳“我”与老流浪汉之间发生的两件事。
【小题2】品读文章,请说说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小题3】作者极力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
【小题4】读了本文,你觉得老人和我是怎样的人?
【小题5】作者说“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
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结合实际,请谈谈“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好雪”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而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贫贱也。27岁时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也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也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小题1】文中的“全无收获,并不着急”和“往往吃亏,也不后悔”,如去掉,意思有什么改变?
【小题2】从自传中你了解了老舍先生什么样的品性?
【小题3】从这篇自传中,你觉得老舍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4.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这部科幻小说里所描绘的哪些景象如今已变成了现实?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是人类传达感情、表示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更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方块汉字,形象生动,方圆有序,整齐划一,引人遐思。②其奥妙、其优势,超过任何拼音文字也无法代替。因为拼音文字纯是一种符号,汉字却是中华民族想象力的产物。③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是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文化奇观,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可以说,④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都散发着静静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芬芳,都代表着无穷无尽的寓意,包含着现实的哲理,可谓是“一笔一故事,一字一世界”。
⑴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②处句式杂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__后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
⑷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前。

6.作文(共1题)

10.
⑴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他答应了。可是,他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木匠住的房子这么难看,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这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就不会干出这样差的活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并不尽如人意的房子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2)请以“接受磨练,也是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