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即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越 。
(2)右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图中C类动物是以 (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3)下列植物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藻类的有 ;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有 。(都填序号) A 青菜、B 海带、C 马尾松、D 紫菜、E 胎生狗脊、F 葫芦藓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越 。
(2)右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图中C类动物是以 (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3)下列植物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藻类的有 ;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有 。(都填序号) A 青菜、B 海带、C 马尾松、D 紫菜、E 胎生狗脊、F 葫芦藓

2.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和小亮想测量大米密度,他发现米粒间有空隙。以下是他的思考和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一起解决这个难题:
(1)小明考虑到,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会怎样。(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小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这时有水溢出,然后他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溢出的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3)你能帮小明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多少吗?如果能,请写明计算过程;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1)小明考虑到,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会怎样。(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小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这时有水溢出,然后他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溢出的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3)你能帮小明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多少吗?如果能,请写明计算过程;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
下图是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通过观察,请回答:

(1)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是 。
(2)通过上面提供的材料(图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
(3)你正在家里做作业时,假若突然发生地震,你将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1)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是 。
(2)通过上面提供的材料(图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
(3)你正在家里做作业时,假若突然发生地震,你将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2.选择题- (共19题)
4.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5秒 |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0立方米 |
C.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000毫克 |
D.湖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
5.
小敏在5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或酒精,进行液体蒸发快慢的实验探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比较A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B.比较B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表面积大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C.比较A和E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种类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D.比较A和D的实验,可以得出通风条件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A.比较A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B.比较B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表面积大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C.比较A和E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种类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D.比较A和D的实验,可以得出通风条件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6.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35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20毫升 | B.小于20毫升 | C.等于20毫升 | D.无法确定 |
7.
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1厘米、9.22厘米、9.20厘米、9.30厘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厘米 |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 |
C.9.22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 |
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 “0”是没有意义的 |
9.
用体温计测得小明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用酒精消毒后,就分别去测量实际体温为37.1℃和38.4℃的另外两人的体温,其测量结果应该是()
A.37.3℃和38.4℃ | B.37.1℃和38.4℃ |
C.37.1℃和37.4℃ | D.37.3℃和37.4℃ |
12.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
C.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
D.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
15.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用“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送入指定轨道,那“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 |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
C.隔热材料脱落 | D.整流罩表面因大气摩擦发热 |
16.
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雾都是液化现象 |
B.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
C.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
17.
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 |
B.这种纸与油、水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
C.这种纸能使细菌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
D.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
18.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 ℃,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 ℃和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是地壳内部的灼热岩浆通过岩浆通道猛烈冲出火山口时的现象 |
B.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大小的级别,震级越高,说明释放的能量越小 |
C.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火山,大多是活火山 |
D.火山和地震大都发生在板块的内部 |
22.
2006年8月24日,2500位国际天文学家代表投票表决,决定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去,划为“矮行星”。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
B.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 |
C.因为冥王星消失了 |
D.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提高的 |
3.填空题- (共5题)
23.
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越。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分钟时是 (填“固”、“液”或“气”)态。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时间(分)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5.5 | 6 | 6.5 |
温度(℃) | 59 | 55 | 52 | 49 | 48 | 48 | 48 | 48 | 47 | 45 | 43 | 42 |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分钟时是 (填“固”、“液”或“气”)态。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24.
下图是某同学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时记录下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④到⑤,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⑤到②,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移动装片 B.调节光圈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转换器
(4)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哪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膜
(5)口腔上皮细胞的亮度比较大,要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必须要对它进行染色。在实验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

(1)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④到⑤,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⑤到②,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移动装片 B.调节光圈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转换器
(4)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哪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膜
(5)口腔上皮细胞的亮度比较大,要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必须要对它进行染色。在实验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
25.
小红同学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卖氢气球的小摊,看到一位阿姨在用装有氢气的钢瓶给气球充气。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他思考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他发现钢瓶的容积是20dm3,通过询问阿姨得知刚买来未使用过的满瓶氢气,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氢气,在给气球充气过程中,瓶内氢气越来越少。一段时间后,累计用掉了10g氢气。同时小红同学还发现,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
(1)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里面氢气的密度将如何变化?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累计用掉了10g氢气后,瓶内氢气的密度为多少kg/m3?
(1)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里面氢气的密度将如何变化?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累计用掉了10g氢气后,瓶内氢气的密度为多少kg/m3?
26.
绍兴有东湖和镜湖湿地,风景秀丽如画。盛夏时节,湖水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假设湖水吸收的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则沙石升高的温度______湖水升高的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热的特点,使城市较为凉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