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2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兽铤tǐng    彷徨páng   校补xiào    鲜为人知xiǎn
B.哽咽gěng 嗥鸣háo 污秽suì 目不窥园kuī
C.金柝tuò 取缔tì 震悚sǒng 气冲斗牛dòu
D.愧怍zuò 案牍dú 睨之nì 鞠躬尽瘁cuì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
B.他在应考前两三天加班加点的复习,真是兀兀穷年。
C.我们两人的成绩差不多,只不过我的数学成绩比他略胜一筹。
D.人在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之后,总能总结出一些道理。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B.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C.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4.
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涉及
B.及鲁肃过寻阳 到,等到
C.见往事耳   过去的事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看见事物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水陆草木之花
B.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C.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D.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钱覆其口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C.本文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具有情趣。
D.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 。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
课外文言阅读。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吾欲之南海 西蜀之去南海 人之为学     而贫者至焉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小题2分)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②子何恃而往?
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小题3】为什么贫者能够成功,而富者未能去南海?
【小题4】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填空: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注:胶皮团,指拉车这一行。)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
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现代作家    ,原名    。这段文字所描写的主人公是    ,他最大的梦想是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与命运抗争的结局是 ,到小说结尾,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

4.作文(共1题)

7.
亲情是什么?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就是……
要求:根据上面一段文字写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适当运用议论抒情,④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