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09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9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酵(jiào) 黄晕(yùn)  挑拣(jiǎn) 倏地(shū) 粗犷(guǎng)
B.着落(zháo) 静谧(mì)  整宿(sù)   抽噎(yè)  创伤(chuāng)
C.拆散(chāi) 荫蔽(yìn) 散步(sǎn)  模样(mú)  应征(yìng)
D.坍塌(tān)  羽翮(hé)  蓦然(mù)   看护(kān) 白桦树(huà)
2.
下列各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红绫 蝉蜕 窗棂 麻木不仁 混为一谈
B.鸟啭 褴褛 安祥 披蓑带笠 饥肠辘辘
C.缘委 鹦鹉 惩戒 波光粼粼 顷盆瓢泼
D.云霄 弹簧 遐想 呼朋引伴 忘下断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大相径庭。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4.
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B.通过这次比赛,使他自信心增强了。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仍然很健壮。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5.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
①有道德  ②脱离了低级趣味  ③高尚  ④有益于人民  ⑤纯粹
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②④③C.①②⑤③④D.③⑤①②④
6.
新年快到了,同学们纷纷利用短信、QQ或者微信给老师发去新春祝福,其中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张哥,感谢你一学期来的教育和关怀,虽然你骂过我,但我大人不计小人过,早原谅你了,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全家幸福!
B.嗨,miss Liu,恭喜发财,红包拿来!(*^__^*)嘻嘻……
C.尊敬的赵老师,我从一个内向、没主见的男孩,变成活泼开朗的少年,是与你的悉心教育分不开的。衷心感谢您,敬祝新年快乐!
D.老李,请原谅这样叫你,其实我们早就这样叫你了,过年了,快乐开心哟!
7.
下列句子,其排列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一项是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  ① 。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  ② ,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  ③ ,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的一部分。
A.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③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B.①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②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C.①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D.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8.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宫秋》。
B.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豪迈苍劲,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B.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
(2)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
【小题3】下列语法现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止有剩骨”中“止”是通假字,通“只”,副词。
B.“投以骨”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理解为“以骨投之”。
C.“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和“禽兽之变诈”中的“之”用法是一样的。
D.“一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打洞、挖洞。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题6】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现代文阅读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2】作者安排小乞丐向牵狗的妇人讨钱的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3】你是如何理解标题“风雨中的菊花”?
【小题4】品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填写多尔先生对小男孩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每括号不超过3字)
鄙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小题5】“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句中加线词语指什么?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炊烟里的母亲
朱成玉
①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煳锅底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②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④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⑤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抱起,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⑥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⑦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⑧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窜出来为母亲鼓掌。
⑨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⑩所以,我家的炊烟是有着葱花味儿的炊烟。我家的炊烟也是最好客的炊烟,总是微笑的。或是点头,或是招手,欢迎你,挽留你。
⑪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⑫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斜。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⑬母亲,今夜我们梦中相见。
(选自《辽宁青年》2014年第10期,有改动)
【小题1】作者由“炊烟”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活动?
【小题2】请分析第③段中“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这句话的作用。
【小题3】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名著阅读(共1题)

12.
名著阅读。
①《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三借_______。
②《骆驼祥子》作者是_______,该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次买车又失车的经历。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她是车行老板_______(人名)的女儿。

5.作文(共1题)

13.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快乐、幸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最想感激的人是谁?赶快拿起笔把这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
以“感谢有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用词准确,标点正确。(2)语句通顺,连贯。(3)字数不少于50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