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40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灵柩(jiù) 天骄 襁褓(qiáng) 原弛蜡象
B.陨落(shǔn) 扶掖 恣雎(suī) 强聒不舍
C.惘然(wǎng) 嬉闹 拮据(jù) 黎明百姓
D.愕然(è)  鄙夷 栈桥(zhàn) 廓然无累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峡两岸各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和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B.宋朝时,有人攻击王安石,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这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C.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都是不二法门。
D.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会如帆得风、如鱼得水。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南昌市旅游局获悉,南昌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 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 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4.
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小题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是写酒醉以后的浓睡,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渲染环境。
B.“初”“易”二字,让人觉得词人的酒量不大,浅尝辄醉。
C.下片是写次日薄暮酒醒时的感觉。词人一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状态如何呢?它直接表明心情悠闲,神态慵怠。
D.本词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寂寞的意境。
【小题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特点是风格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
B.“细细”“叶叶”两组叠词,用“细细”形容金风,就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而显得平静、悠闲。以“叶叶”这两个名词连用,就在读者面前展开一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显得很有次序。
C.“双燕欲归”,为下句“银屏昨夜微寒”起了一个铺垫和烘托作用。双双紫燕即将归了,这个景象使词人想到昨夜醉后独自一个人,一种凄凉情绪,落寞情怀,不禁油然而生。
D.因节序更替、岁月流逝而引发的一丝闲愁,使这首词里,弥漫着萧瑟伤感的悲秋情绪。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登,字景宋,德安人。少读书,喜古兵法,慷慨有大志。及吴渊为制置使,边事甚亟①,因忆弟潜盛言②王登才略,具书币招之。渊慨然曰:“事亟矣,奈何?”登曰:“亟呼诸将共议。”众至,欢跃曰:“景宋在此。”渊曰:“汝辈欲西门出,景宋欲从方城,如何?”众曰:“惟命!”登至沙市,椎牛酾酒③,得七千人,誓曰:“登与诸将义同骨肉,今日之事,登不用命,诸将杀登以献主帅;诸将有一不用命,登有制札④在,不敢私也。”众股栗听命,竟立奇功于沮河。开庆元年,登提兵援蜀,约日合战。夜分,登经理⑤军事,忽绝倒,五脏出血。幕客唐舜申至,登尚瞪目视几上文书,俄而卒。
(节选自《宋史·王登传》)
【注】①亟:紧急。②盛言:很推崇。 ③椎牛酾酒:宰牛斟酒。④制札:制置使令牌。⑤经理:料理。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与诸将 /义同骨肉B.登 /与诸将义同骨肉
C.登与诸将义 /同骨肉D.登与诸将义同 /骨肉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敢私也(____________) ②俄而 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 因忆弟潜盛言王登才略,具书币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众股栗听命,竟立奇功于沮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概括王登到军情紧急的边境时,众人对他的态度如何?
【小题5】文中“登经理军事,忽绝倒,五脏出血”“ 登尚瞪目视几上文书,俄而卒”这两句话,让你联想到了哪个成语?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应该只是板着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在语气和修辞上,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如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要思考的。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像“严禁酒后驾”就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

【小题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小题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3】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意?
【小题4】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 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⑴请列举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唐雎” 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针对下面材料,网络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女子的行为扰乱了哨兵的正常执勤。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5月2日下午,在西安兵马俑一号坑入口处发生了女游客为站岗武警战士擦汗的一幕,恰好被秦陵博物院工作人员拍了下来。秦陵博物院工作人员张天柱说“礼宾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动的,更不能给自己擦汗。那位女子只是今年五一最美女游客,我们为她点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可曾记得,那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番举动、一件小事……平凡细微,可却在你心底的最柔软处,落下了丝丝暖意。

请以“落在心底的暖”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