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版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93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简答题(共2题)

1.
如图所示,在兰州银行某营业大厅智能服务机器人“兰兰”为客户办理业务查询、新业务推广、语音服务等。若兰兰的质量是30 kg,底部是利用四个轮子来回“走动”,其中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0.002 (取10 N/kg)。求:

(1)兰兰自身的重力;
(2)兰兰对地面的压强。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_地,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地。
(3)6月22日,A、B、C三地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朝向正北方向的是____________地,该日临沂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17题)

3.
丝瓜花有雌雄之分,雌花中没有()
A.柱头B.花柱C.子房D.花药
4.
下列动物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受精的是()
A.蝗虫B.蚕C.鸡D.青蛙
5.
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作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的
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
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适于飞行
6.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能分泌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女性特征的器官是()
A.前列腺B.睾丸C.阴道D.卵巢
7.
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8.
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 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将()
A.以速度4 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 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 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以速度4 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9.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A.3∶2B.5∶3C.5∶8D.9∶10
10.
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1.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30 cmB.20 cmC.10 cmD.5 cm
1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语“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 m/s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是相同的
13.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14.
地球公转到如图所示③处时,全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全球昼长夜短
15.
不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是()
A.地方时的差异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的更替
16.
下列节日中,浙江省昼短夜长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7.
有关晨昏圈与极圈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每天都相交
B.一年中每天都垂直
C.一年中相交两次
D.一年中相切两次
18.
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A.24小时B.23小时56分C.24小时4分D.24小时56分
19.
如图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当地球公转到②处时,正值()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填空题(共9题)

20.
如图表示玉米和花生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玉米和花生都属于植物六大器官中的________,因为它们最外层都是果皮。
(2)图中③④⑤⑥组成了种子的________,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3)甲图中富含淀粉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而乙图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两片肥厚的________。
(4)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⑥]________。
21.
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
22.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
23.
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 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__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25.
读如图所示的地球自转方向(用箭头表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即圆心位置)的纬度是________(填“南极”或“北极”)。
(2)图上的圆圈都是______线圈,直线都是_______线圈的一部分。
(3)在左图上用阴影表示黑夜部分;其中晨线为_______(填“AM”或“AN”)。
26.
如图,此图是以地球__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_______,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
27.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主体部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大洋名称)。
28.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
(3)由A处运行到C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_____(填“向南”或“向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