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92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简答题(共1题)

1.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控”无处不在,他们一有时间就低头玩手机。手机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体健康。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手机,屏幕的强光会使瞳孔________(填“缩小”或“放大”)。有关资料表明,长期用手机看文字或图片,会使眼球晶状体的曲度________(填“过大”或“过小”),或使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近视,光线通过近视眼的折光系统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需配戴__________眼镜。

2.选择题(共20题)

2.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某些结构,结合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麻屋子”指的是①B.“红帐子”指的是果皮
C.“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D.花生的果实属于组织
3.
蓝莓果实因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美瞳之果”的美称。蓝莓的果实所属的结构层次,以及蓝莓子房内的白色小颗粒分别是(  )
A.细胞、柱头B.组织、花药C.器官、胚珠D.系统、花粉
4.
响尾蛇在夜间捕食小动物时,确定小动物位置依靠的是(  )
A.红外线定位器官B.紫外线定位器官
C.灵敏的嗅觉器官D.感知气压的器官
5.
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双数,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单数
B.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一片
C.双子叶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壁包被,单子叶植物的胚珠没有子房壁包被
D.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6.
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西瓜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下列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由细胞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利用种子繁殖D.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7.
下列关于耳的各部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C.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
8.
刘老汉种的西瓜,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刚开的花被害虫吃掉了花柱甚至子房的一部分,这些花将来的发育情况最有可能是(  )
A.发育成正常西瓜B.发育成缺损的西瓜
C.发育成无籽西瓜D.凋落,不能发育成西瓜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蛹不食不动,已是死亡了
B.刚生下的婴儿口中有羊水,此时大哭会启动婴儿的呼吸系统,但血管与母体是相通的
C.卵细胞要比精子大点,是因为它们在受精形成受精卵后,一直要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
D.受精时,接近卵细胞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细胞的精子只有一个
10.
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科学的是( )
培养皿




场 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温度(℃)
23
23
23
5
发芽数(粒)
89
0
90
0
 
A.该实验能证明阳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B.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C.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D.乙、丙可以形成对照,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
11.
小明在电视上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牛蛙的受精和发育方式是(  )
A.体内受精、体外发育B.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12.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13.
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睛,地面虽已干,但留有不少小水谭,如图所示,小明和小芳恰好在此时不期而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芳说得对B.小明说得对
C.两个人都说得对D.两个人都不对
14.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5.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6.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 真空罩中的闹钟
17.
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出的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
18.
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19.
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B.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
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厘米和20厘米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21.
如图,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处应是紫光
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
C.经过三棱镜光会发生折射,所以光经过三棱镜都会色散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的示数变大

3.填空题(共8题)

22.
小张把糖放在口中,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觉得越来越甜,这是因为舌对________物质比较敏感。
23.
(1)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三种器官,也能开花结果。则在生物分类上,多肉植物属于_________。多肉的繁殖方法很多,常利用叶片摆在湿润的土面上,不久就会生根、形成小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属于___________(选填“嫁接”或“扦插”“压条”)。
(2)下图是对苹果树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①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称作______。
②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___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24.
如图是人体的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图解,请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5.
如图是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酵母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在于酵母菌细胞内有成形的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酵母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成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a)所示:

(1)小丽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b)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_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正确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所示。正确的是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3)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8.
(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____。

(2)如图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水球相当于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是在水球的__________(填“同侧”或“异侧”)。
29.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从壶内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传到我们耳朵,小白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刚开始,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用科学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壶内水位的增高,声音的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