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1)电阻R=___________(2)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为___________欧姆。

2.
(题文)图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G="10" N, 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右下表是小刚在某次使用该装置时记录的一些数据。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求:

(1)在4~6 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
(2)在2~4 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
(3)在0~2 s和2~4 s两段时间内,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在4~6 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
(2)在2~4 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
(3)在0~2 s和2~4 s两段时间内,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选择题- (共5题)
3.
下面三幅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潜水游泳三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则下列选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的是睡眠状态,此时呼吸频率较慢,呼吸深度浅 |
B.曲线2表示的是长跑状态,此时呼吸频率快,呼吸深度较深 |
C.曲线3表示的是潜水状态,此时呼吸频率慢,呼吸深度很深 |
D.曲线3呼吸深度最深,消耗的氧气最多 |
4.
有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H2O7.32%, K2CO32.48%,KOH90.2%。若将此样品W(g)克加入到98g2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20g10% 的KOH溶液中和,恰好完全反应。将中和后溶液蒸发,可以得到的固体质量是()
A.17.4 g | B.30.8 g | C.34.8 g | D.30.8∽34.8 g |
5.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1:2 |
B.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
C.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二 |
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6.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 |
B.此装置防止点燃不纯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 |
C.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 |
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
7.
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同学利用压敏电阻的这种特性设计了一个探究电梯运动情况的装置,该装置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其受压面朝上,在受压面上放一物体,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当电梯做四种不同的运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电梯可能匀速下降 |
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上升时速度变大 |
C.丙图表示电梯可能匀速上升 |
D.丁图表示电梯可能下降时速度变大 |
3.填空题- (共3题)
8.
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见下右表。请根据图表回答。

(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 等因素有关。
(2)在一定范围内,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来自于 。

温度(℃) | 呼吸速率(mg/时) |
0 | 0.30 |
10 | 0.35 |
20 | 0.50 |
30 | 0.70 |
40 | 0.10 |
(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 等因素有关。
(2)在一定范围内,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来自于 。
9.
有这样一个课题:杆秤加一些小配件,你是否就可以设计制造出一杆能测出液体密度的杆秤呢?小亮看到这个课题后,经过论证和试验,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mL、质量为200g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所示).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杆秤上,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原刻度____________kg处.请通过计算,确定杆秤上“0.6kg”刻度处对应的密度值为_________g/cm3。

10.
已知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 H2↑。质量均为m g的钠、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25 g 质量分数为19.6% 的稀硫酸反应。
(1)由于金属的量不确定,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有多种可能(不考虑镁与水的反应),如镁、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都小于钠产生的氢气质量的情况表示为Na>Mg=Zn 。请按以上表示,写出所有可能情况________________。
。
(2)试确定,当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为Na>Mg=Zn时,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
(3)m= 4.6 时,Zn与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与金属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请在图中再画出钠和镁二种金属分别与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与金属质量(m)的关系图线________________。
。(在图线上用元素符号注明)
(1)由于金属的量不确定,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有多种可能(不考虑镁与水的反应),如镁、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都小于钠产生的氢气质量的情况表示为Na>Mg=Zn 。请按以上表示,写出所有可能情况________________。
。
(2)试确定,当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为Na>Mg=Zn时,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
(3)m= 4.6 时,Zn与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与金属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请在图中再画出钠和镁二种金属分别与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与金属质量(m)的关系图线________________。
。(在图线上用元素符号注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