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朝晖初中等六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80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23

1.简答题(共4题)

1.
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克中,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试分析在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时,为什么没有立即产生沉淀?_____。
(2)当滴加50克氢氧化钠溶液时,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200克混合溶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4)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一个5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铜制的小船,船中放有足量白磷。现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搅拌。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量筒内液面上升。向水槽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1)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白磷的小船用铜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____处;
(4)为何要向水槽内加水至内外液面相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兴趣小组选用的仪器有何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校初二学生去桐庐瑶琳仙境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讲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如下表数据,试问答: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0
30.0
45.0
5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0
4.0
1.0
1.0
 
(1) 同学的实验中稀盐酸有剩余,  同学的实验中碳酸钙有剩余。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 ___,同学们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
(8分)向质量为m的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滤去沉淀,称得滤液总质量为3m 。
(1)(5分)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1%);
(2)(3分)请建立坐标系绘制上述滴加过程中各种不同离子的数目随硫酸镁溶液的不断加入而变化的关系图。

2.选择题(共16题)

5.
下列所示都是错误的实验操作,关于产生的不良后果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标签被腐蚀B.试管破裂C.吹不灭酒精灯D.读数偏大
6.
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真丝围巾B.纯棉袜子C.不锈钢锅D.塑料水桶
7.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下列实验中无法利用厨房物品完成的是()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B.比较食盐、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检验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
D.用食醋鉴别纯碱和食盐
8.
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有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使用时只要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过一会提起来,就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用于“吸金”物质可能是():
A.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屑(Fe)
C.胆矾(CuSO4·5H2O)
D.活性炭(C)
9.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铝和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10.
将质量相等的a、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产物中a、b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有关描述可能错误的是():
A.金属的活动性强弱:a>bB.产生H2的质量是:a>b
C.相对原子质量是:a<bD.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a<b
11.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生石灰D.氢氧化钠
12.
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H2SO3 ="=" 3S↓ + 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13.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各离子间的个数比为:Cl∶SO42∶Fe3+∶K+∶M=2∶3∶1∶3∶1,则M可能为():
A.CO32B.Mg2+C.Na+D.Ba2+
14.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赤铁矿、纯碱、氧气、烧碱、水、硫酸六种物质进行分类,则图中虚线框内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为()
A.赤铁矿、硫酸、纯碱、烧碱、水、氧气
B.水、硫酸、烧碱、纯碱、赤铁矿、氧气
C.赤铁矿、硫酸、烧碱、纯碱、水、氧气
D.水、硫酸、纯碱、烧碱、赤铁矿、氧气
15.
如图为小明学习原子内部结构后制作的某原子结构模型:外圈上的小球代表电子,内圈为原子核。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该原子的原子核由2个带正电的质子和2个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16.
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Fe2O3==Al2O3+2Fe,其中还原剂是( ):
A.铁B.氧化铝C.氧化铁D.铝
17.
在MgMgSO4Mg(OH)2MgO的各步转化中,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18.
小明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时,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于是他用一根导线接在L1两端时,灯仍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当接在L2两端时,灯亮了,电流表也有了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电流表短路B.灯L1开路
C.开关接触不良D.灯L2开路
19.
如图所示电路中,A、B间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为定值电阻。断开开关S,甲、乙均为电流表时,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3:4。若闭合开关S,甲、乙均为电压表,则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是()

A.4:3B.3:4C.3:7D.4:7
20.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所示方向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选项
物质




A
CO2
CaCO3
H2O
O2
B
NaOH
NaCl
CO2
Na2CO3
C
H2O2
H2O
O2
MgO
D
CaO
Ca(OH)2
H2O
CaCl2
 
A.AB.BC.CD.D

3.填空题(共5题)

21.
“五水共治”的首要任务是“治废水”,合理处理废水是当前防治废水污染的重要举措。某化工厂有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FeCl3、HCl、Na2CO3、NaOH的一种,甲车间的废水呈黄色。通过调节废水流量,使乙、丁两个车间废水相对过量,通过如图方式处理,最终可使排出的废水呈中性。处理时第①反应池中出现大量的红褐色沉淀,第②反应池中出现大量的气泡。请回答:

(1)乙车间排放的废水主要成分是_______。
(2)第②个反应池的废水中的溶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第③反应池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2.
小科同学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已知铜、银不与稀盐酸反应(Zn+2HCl===ZnCl+H2↑)
(1)你认为能测出其中的Cu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_合金。
(2)小科同学取该合金32.5g,与足量的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计算该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哪些数据?________________。
①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   ②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③产生气体的质量
23.
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___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
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有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N2
NO
NO2
顏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棕色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变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
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
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反思:根据探究结果可知:稀HNO3能跟铜反应的原因是硝酸具有氧化性 。
24.
(6分)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
(1)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   
(3)可做建筑材料的盐 ;(4)汽水中含有的酸     
(5)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25.
为判断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是否抢跑,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抢跑自动指示”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当运动员蹲在起跑器上后,先闭合总开关S;发令时闭合发令开关S1则发令指示灯亮;运动员听到“起跑”命令起跑后,装在起跑器上的压敏电阻R0立即因受到压力减小,其电阻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明显变大,开关S2被吸引而闭合,于是起跑器指示灯亮。

(1)压敏电阻有以下两种类型,则该模型的压敏电阻R0属于哪种类型?_________:
A.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B.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
(2)运动员抢跑时指示灯的发光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发令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运动员起跑后,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为0.25安。若压敏电阻R0的阻值为30欧姆,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则发令指示灯的电阻为________欧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