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7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3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语录体。
B.“里头”“外边”“以上”“昨天”是方位名词。“谁”“什么”“怎么样”是指示代词。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高邻等是尊称,而家严、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D.《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通安全日”这天,我们走上街头,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B.中学生应该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一个市民是否有低碳意识,是衡量良好文明行为的标准。
D.通过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行动,使绝大多数同学对父母彻底改变了态度。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小题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商:“商”与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说:谈论。③芝兰之室: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淫慢则不能精 
②险躁则不能
③商与贤己者处
④即与之
【小题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曰/两狼之并驱如
B.目似瞑,暇甚/与日去
C.夫君子行/即与化矣
D.商也益/吾三省吾身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小题4】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告诫子孙、弟子的文章,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纪念白求恩》节选,回答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小题1】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是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之情。
B.选文第④段回顾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只”“仅”字表达了对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的遗憾、惋惜和悲痛之情。
C.选文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
D.“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是对白求恩的正面介绍。
【小题2】请根据第①段的要点归纳,归纳第②③④段的要点。
①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②③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批判了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将他们同白求恩同志(A)___________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将他们同白求恩同志(B)____________鲜明对照;批判一班(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将他们同白求恩同志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鲜明对照。
【小题4】议论文中的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区别很大。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叙事性语句,并简述议论性文章中叙事的特点及作用。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在桌旁坐下,就见一个老妇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躬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朋友正说着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于是她将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新鲜的蚕豆……”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们的说笑声淹没了。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印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去,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那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号。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内,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住了,忽然,就见我身旁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条,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连串汽车尖锐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水瓶,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个可以做孩子晚饭的烧饼,或者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小题1】概括文章第③④段叙述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小题2】下列选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是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B.“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中“尴尬”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爬满”一词表现了老妇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
C.“她语无伦次地说”中“语无伦次”是指说话没有顺序逻辑,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这里表明老妇人怕工资被扣下时的心急。
D.“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中的“她们”是伟大的母亲,她们都是贫穷人。而那些富裕的母亲,就不能算是无比崇高的母亲。
【小题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小题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1)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2)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
【小题5】文章详略安排得当,对“卑微的母亲”群象的塑造,既有详写,也有略写。文中略写了那几位母亲?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

5.名著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孙行者在旁取事,但挨挨摸摸,行近妆台,把三个金铃轻轻拿过,慢慢移步,溜出宫门,径离洞府……妖王上前喝道:“好贱奴!怎么偷了我的金铃宝贝,在此胡弄!”叫:“拿来!拿来!”那门前虎将、熊师、豹头、彪帅、獭象、苍狼、乖獐、狡兔、长蛇、大蟒、猩猩,帅众妖一齐攒簇。那行者慌了手脚,丢了金铃,现出本像,掣出金箍如意棒,撒开解数,往前乱打。那妖王收了宝贝,传号令,教:“关了前门!”众妖听了,关门的关门,打仗的打仗。

“妖王”是谁?孙悟空最后变成什么脱身?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5月27日,中国棋手柯洁与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展开三番棋比赛的终局对决。应柯洁赛前请求,他在此局执白棋。在历经约3个半小时的对弈后,柯洁投子认输,执黑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中盘获胜。至此,柯洁在与“阿尔法围棋” (AlphaGo)的三番棋较量中,连输三局完败。

阿尔法狗是什么?它是谷歌公司耗巨资打造的一个围棋程序,这个程序基于强大的“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棋谱数据的分析,能达到与柯洁这样的人类顶尖棋手抗衡的实力。这里的技术关键是“机器学习”——这是目前人工智能最前沿的技术,能在数据样本中寻找规律,从而构建出具有“举一反三”泛化能力的模型。

(材料二)瑞士日内瓦,在国际电信联盟(ITU)举办的“人工智能”全球峰会上,汉森机器人公司研发的类人机器人Sophia亮相。

在新一期《卫报》的人工智能专题中,专家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称这项技术使科学与医疗研究进程加快,城市管理更加顺畅,商业发展更加高效。不过,虽然人工智能革命发展向好,但是如果缺乏监管机构、立法机构和政府的有效监管,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社会、道德和政治层面的担忧也会日益凸显。

(材料三)FaceBook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Yann LeCun是这么说的:“有些人是因为对人工智能的原理不理解而导致恐惧,有些人是为了个人名望而宣扬人工智能威胁论,有些人则是为了商业的利益推动人工智能威胁论。”

警惕人工智能,与其说警惕人工智能,不如说警惕人类自己。就目前阶段看来,人工智能并没有摆脱人类控制,实现其独立发展和进化。人工智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枪是一样的,枪本身不会杀人,杀人的是持枪的人。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家强调人工智能具有巨大潜力,这项技术会使科学与医疗研究进程加快,城市管理更加顺畅,商业发展更加高效。
B.如果缺乏监管机构、立法机构和政府的有效监管,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社会、道德和政治层面的担忧也会日益凸显。
C.“机器学习”——这是目前人工智能最前沿的技术。它能在数据样本中寻找规律,从而构建出具有“举一反三”泛化能力的模型。
D.人工智能没法摆脱人类控制,实现其独立发展和进化。
【小题2】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灭亡”这种言论过于极端。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请你概括出支持这一看法的两个理由。

7.作文(共1题)

9.
写作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在集体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同学的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谊的可贵?

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8.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①(A.zú  B.cù),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甲)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乙)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②(A.zhù  B.zù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为文中①②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甲、乙两处加点字字形有误,请写出正确的字。
(甲)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3)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