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如图是市场上销售的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PO3F),是牙膏的常用添加剂之一,试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达到0.76%~0.80%时,防龋齿的效果最好。(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后两位)

(1)求单氟磷酸钠中F元素的质量分数;
(2)都是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1)求单氟磷酸钠中F元素的质量分数;
(2)都是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2.
小明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实质是电动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等。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中的图象可知,随着压力F的增大,压敏电阻R1的阻值将___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
(3)随着控制电路电流的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将增强,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_________

(1)由图(乙)中的图象可知,随着压力F的增大,压敏电阻R1的阻值将___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
(3)随着控制电路电流的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将增强,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_________
2.选择题- (共26题)
4.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
6.
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电子 | B.中子 | C.质子 | D.该原子的原子核 |
7.
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①③ | B.①②⑤ | C.④⑤⑥ | D.③⑤ |
9.
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O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来酸属于氧化物 |
B.马来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
C.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
10.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为1∶1 |
13.
考古学家通常利用碳-14来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已知碳-14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而碳-12是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则( )
A.碳-12与碳-14是同一种原子 | B.碳-12与碳-14是同一种元素 |
C.碳-12与碳-14不是同一种元素 | D.碳-12与碳-14含有的质子数不同 |
14.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假设碳原子质量的1/12为Mkg,以此为标准时,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若以原子质量为2Mkg的某种原子作为标准,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8 | B.16 | C.32 | D.64 |
16.
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都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做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温度如下表所示.如果不用MnO2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用( )
温 度℃ 催化 剂 反应程度 | 氧化铁 A | 氧化铝 B | 氧化铜 C | 氧化镁 D |
开始反应 | 470 | 515 | 305 | 490 |
剧烈反应 | 490 | 540 | 350 | 545 |
A.A | B.B | C.C | D.D |
18.
如图,某电工检查电路故障时,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处时,发现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而测试A、B处时,只有在A点时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A.火线、零线短路 | B.零线没有接地 |
C.B、C之间某处断路 | D.灯L短路 |
19.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我们肉眼能看到 |
B.磁感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方向,就是该点的方向 |
C.磁感线总是从S极出来回到N极 |
D.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弱 |
20.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3.
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性状相似的金属条的一端,金属条被吸引,则金属条()
A.一定具有磁性,因为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
B.一定不带磁性,因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
C.可能具有磁性,因为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金属棒是否具有磁性 |
28.
线圈 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甲、乙位置时,导线ab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A.相反,是由于磁场方向相反了 |
B.相反,是由于流过 ab的电流方向相反了 |
C.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 ab的电流方向都改变了 |
D.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 ab的电流方向都没改变 |
3.填空题- (共7题)
29.
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则:
(1)这些物质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甲: ;乙: ;丙: ;丁: .
(2)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类型.

(1)这些物质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甲: ;乙: ;丙: ;丁: .
(2)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类型.
30.
下列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
①液态氧,②洁净干燥的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氯酸钾
⑤硫,⑥冰水混合物,⑦含铁70%的氧化铁,⑧氯化钠
①液态氧,②洁净干燥的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氯酸钾
⑤硫,⑥冰水混合物,⑦含铁70%的氧化铁,⑧氯化钠
31.
当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化学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O”可略去)。按此命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
(1)1301 (2)122 (3)24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01 (2)122 (3)24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作图:
(1)如图甲所示,根据通电线圈的扭转方向在图中画出左边螺线管的绕线方向并标出两个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_________

图甲
(2)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为确保行人不管从那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卷上按题意要求将图一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

图乙
(1)如图甲所示,根据通电线圈的扭转方向在图中画出左边螺线管的绕线方向并标出两个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_________

图甲
(2)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为确保行人不管从那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卷上按题意要求将图一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

图乙
35.
如图为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让悬着的导体AB____________ (选填“左右”、“上下”、“沿A向B”或“沿B向A”)运动时,电流表会发生偏转。
(2)若保持导体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进建议。
装置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操作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闭合开关,让悬着的导体AB
(2)若保持导体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作是
(3)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进建议。
装置改进:
操作改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