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城区五校2017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74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1

1.简答题(共4题)

1.
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组成,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下图。

(1)当加入___________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图中V=__________mL。
(2)请计算:
①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__
②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_
2.
将 31.45 g 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足量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
(1)图中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
(2)生成沉淀的质量。_______   
(3)求恰好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
3.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
请写出固体物质B中杂质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同学们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一定量的待测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质量分数的碱(或酸)溶液,直到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标准碱(或酸)溶液的多少即可求算出待测酸(或碱)溶液的质量分数。右图为某次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的某标准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
(1)根据右图曲线可以判断实验中是向________(填“酸”或“碱”,下同)溶液(待测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标准液)。
(2)在这次测定中,为了指示中和反应刚好完全,用酚酞作指示剂,即在待测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
(3)如果实验中使用的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钠,且待测液和标准液的密度均以1.0g/mL计。若测定中取用待测液25mL,标准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2.选择题(共20题)

5.
小明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使用不同倍率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一定均可观察到
C.若载玻片往右移,则甲和乙的影像也会往右移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仅换成乙物镜不一定会看到模糊的影像
6.
图甲是科学家为研究脑的功能用三只狗所做的实验。图乙为神经调节模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大脑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
B.从图甲情景2中可以看出,脑干中具有调节人的心跳和呼吸的中枢
C.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D.图乙中①结构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某人手碰到仙人掌感觉到刺痛,然后很快缩了回来,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
7.
如图所示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
B.a 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MgCl2,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
8.
实验室现要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
B.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C.称量前游码未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氯化钠
D.搅拌后,氯化钠充分溶解,玻璃棒带出少许溶液
9.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2CO3溶液
KCl
加适量稀盐酸
C
CaO
CaCO3
加水,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AB.BC.CD.D
10.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是由Cu2+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将CuSO4溶液加水稀释
B.观察Cu(NO32溶液
C.观察Na2SO4
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11.
下列各组的溶液混合,有化学反应发生,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HCl、Na2CO3B.K2CO3、NaNO3、KOH
C.MgCl2、H2SO4、NaOHD.NaOH、H2SO4、HCl
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甲乙丙三中接近饱和的溶液中,通过加入溶质、蒸发溶剂(温度都不变)、升温均可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甲溶液B.乙溶液C.丙溶液D.甲乙丙均可
13.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均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 ·5H2OB.氯化钠,苏打,NaCl
C.氢氧化钠,纯碱,NaOHD.碳酸钙,生石灰,Ca(OH)2
14.
10克10%的盐酸与1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B.CO2C.CuOD.H2SO4
15.
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B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若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A.8gB.18gC.28 gD.80g
16.
测得某溶液中仅含Cu2、K、Cl、SO四种离子,且离子的数量比为Cu2∶K∶Cl=3∶4∶6,则SO∶Cl的比值是(  )
A.3∶2B.1∶3C.1∶8D.2∶5
17.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杆子B.垂直于杆子C.竖直向上D.沿杆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
18.
小俞同学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进行了如图(a)的实验,实验前他在小桶内装沙子,然后让小桶拉动同一木块多次在同样的平面上运动。如图(b)是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分别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每打两点的时间间隔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中木块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②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较小
C.两次实验木块的速度v1>v2D.小桶内装的沙子的质量m1=m2
19.
如图,小强同学用微小压强计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保持金属盒在水杯底部,他把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接好后,在缓缓提高金属盒(未离开液面),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差(   )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20.
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如图乙所示。则在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和在图乙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大的分别是( )

A.A和AB.A和BC.B和AD.B和B
21.
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标有“6Ω,1A”,R2标有“3Ω,1.2A”,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0~15V,在ab间接入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允许加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不得超过()

A.9V 1AB.3.6V 1.8AC.9.6V 1AD.3.6V 0.6A
22.
一天夜晚,小明在台灯下玩蹄形磁铁,当靠得很近时,忽然发现灯丝不停地抖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灯丝抖动与电磁感应原理有关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灯丝抖动与交流电有关D.灯丝抖动与电动机原理类似
23.
2010年1月15日16时55分左右,在菏泽的上空出现了千年一遇的天文现象,黑色的阴影完全没入耀眼的亮光中,外围的光环清晰可见,则2月8日放寒假那天晚上的月相接近于( )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24.
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3.填空题(共4题)

25.
小军在家烧开水,水沸腾了,去倒开水时,手不小心碰到了水壶盖,立即不由自主地缩回了手,后又感到疼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这整个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作出的应答性反应,称为______。参与完成这种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它包括右图所示的五个环节,其中[3]是_____,它位于脊髓的灰质内,疼痛的感觉是在______ 形成的。
26.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可看到铁钉表面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一定有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
28.
如图是某十字路口的平面示图,十字路口附近P处,有外墙为玻璃幕墙(可视为平面镜)的一大厦,其中MN侧面朝向西南方向.
(1)当站在路上的行人观察汽车在MN侧玻璃幕墙内所成的像正在向正西方向运动,则该车实际运行路线________。
(2)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米和40米时。道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至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为5米,车宽为2米.并已知甲车的速度为v1=54公里/小时,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驶。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为__________km/h——__________km/h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