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慨(kài) 倜傥 混为一谈(hún) 废寝忘食 |
B.分岐(qí) 簑笠 翻来覆去(fù) 咄咄逼人 |
C.粗犷(guǎng) 诀别 不求甚解(shèn) 锋芒毕露 |
D.贮蓄(chù) 吝啬 恍然大悟(huǎng) 人声顶沸 |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洁员在扫道时拾到大额现金和重要证件,连夜寻找到失主,心急如焚的失主喜出望外。 |
B.经过谈判,物业公司与业主们终于在物业费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目前双方莫衷一是。 |
C.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
D.这片人迹罕至的滩泽除有几只大鸟在空中飞过,再无任何声息。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
B.在课堂上,老师努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
C.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D.敌人已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 |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正如泰戈尔所说过的一句话:“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②这时,你不要退缩,不要气馁,哪怕最终只在幸福门外徘徊。
③追求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心中存在着这种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一定会达到幸福的彼岸。
④毕竟,我们追求过,努力过,与狂风暴雨拼搏过。追求就是一种幸福。
⑤但其中必定会有狂风暴雨、冰山触礁,它们就像逆流一样阻止你前进的步伐。
①正如泰戈尔所说过的一句话:“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②这时,你不要退缩,不要气馁,哪怕最终只在幸福门外徘徊。
③追求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心中存在着这种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一定会达到幸福的彼岸。
④毕竟,我们追求过,努力过,与狂风暴雨拼搏过。追求就是一种幸福。
⑤但其中必定会有狂风暴雨、冰山触礁,它们就像逆流一样阻止你前进的步伐。
A.③⑤②④① |
B.②①③⑤④ |
C.①③⑤②④ |
D.③④①⑤② |
2.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初夏游张园①
(宋)戴复古
乳鸭②池塘水浅深③,熟梅天气④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注释】①张园:张姓主人的园林。②乳鸭:刚孵出不久的小鸭。③水浅深:水或浅或深。 ④熟梅天气:梅子已经成熟的季节。
【小题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初夏游张园①
(宋)戴复古
乳鸭②池塘水浅深③,熟梅天气④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注释】①张园:张姓主人的园林。②乳鸭:刚孵出不久的小鸭。③水浅深:水或浅或深。 ④熟梅天气:梅子已经成熟的季节。
【小题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夏天第一次游览张园的情景。 |
B.前两句写诗人在园中看到的景象。 |
C.诗人载酒游园,心情是愉悦欢畅的。 |
D.最后一句写出了园中枇杷丰收的情形。 |
A.这首诗色调明丽,气氛热烈,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 |
B.第二句中的“半”字用的精妙,准确地写出了天气忽阴忽晴、变幻莫测的特点。 |
C.诗人“醉”不仅是因为饮酒,更是因为陶醉于园内美好的景象。 |
D.“一树金”将夕阳映照在树上的情形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发解,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小题1】对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识(_____)(2)益(_____)(3)讶(_____)
【小题3】解释文中划线句子。
(1)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2)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小题4】从文中刘宣的求学经历,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发解,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小题1】对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
B.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
C.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
D.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
(1)识(_____)(2)益(_____)(3)讶(_____)
【小题3】解释文中划线句子。
(1)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2)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小题4】从文中刘宣的求学经历,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棵丝瓜爬上楼
陈晓辉
搬到小区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一栋楼里邻居们的名字,他们肯定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和其他基本情况,这在现如今是很正常的事,但我的母亲很不理解——怎么可以这样呢?在村里,谁家的孩子上几年级,谁家的姑娘和哪村的小子订了婚,谁家的老太太该过寿了,有多少亲戚来庆祝……她都一清二楚。同样,村里别的人也知道她有几个孙子,上次回来给她带的啥……可是在这儿,谁与谁也不说话,偶尔碰到了也都端着一副没表情的脸,母亲说:“城里人那么多,怎么住在这里感觉空空的呢?”
我们住一楼,窗台下面有一块巴掌大的空地,闲不住的母亲在地里种了丝瓜。这怎么行?丝瓜要爬架的,爬上二楼遮了人家窗户怎么办?但是母亲还是不解:“丝瓜蔓子爬上去不好吗?咱村谁家的丝瓜南瓜爬过墙头,谁也不说啥,有菜大家吃嘛!”唉,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个道理呢?不是人人都喜欢别人家的植物爬到自己家的,况且二楼的住户我也不认识,人家会不会生气?
丝瓜不管我的忐忑,见风就长,很快就爬上了我的窗台。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还懂事地开出一朵朵金黄的花。
但是不管梦能走多远,人总是活在红尘俗世的。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只要丝瓜爬到窗户顶部,我就爬上去把它掐掉,迫使它只在我家的墙壁范围内生长。每次掐顶的时候,我都感到自己的残忍,高处的阳光那么强烈明亮,那是每一棵植物的梦想啊。如果丝瓜有知,它会怪我还是会悲叹自己的命运呢?
有几天工作很忙,加班到深夜才回家。那几株丝瓜,湮没在一件一件的杂事中,被我忽略了。
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蹿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现在再去掐藤蔓,是不是晚了?木已成舟,秧已成片,人家会不会杀下楼来,指责我家的丝瓜“侵占领空”?我想,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一次敦睦友邻的拜访吧,请他们宽恕主人的管教不严。
我还没去,楼上的住户先来拜访我了:“我是你们楼上的,请问方便说话吗?”我赶紧把客人让进来,倒上茶,惴惴不安:“对不起,那些丝瓜……我马上就剪了……”客人却笑嘻嘻地拿出几根脆嫩的小东西:“你们种的丝瓜,结了七八根呢,我们炒了几根,这是给你们留的。”见对方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我才放下心来。还没说话,母亲已经热情地唠叨开了:“丝瓜熬汤也很好喝,以前我们农村媳妇坐月子,从河里抓几条鲫鱼,摘几根小丝瓜,喝了奶水足得很呢!”
“是呀,丝瓜可是个好东西。嫩了能吃,老了可以刷锅,我家闺女这几天还对着丝瓜画画!”眼见母亲与对方的会谈亲切友好,我才放下心来。
从此我们与二楼的关系熟络起来,不但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还会约着去散步。这样的转变我始料未及,丝瓜却俨然以外交功臣自居,生长得越发骄傲起来。不仅二楼,又开始往三楼攀爬,我又开始新的惴惴不安。但是有一天,有个人在楼下跟我说,他是三楼的,请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让我们也沾点儿光哈。”
现在,丝瓜已经爬到了四楼。我们这栋楼的住户,关系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但见面热乎乎地说话,三楼的大姐姐给二楼的小弟弟辅导作业,四楼的奶奶和母亲一起相约去买菜。前几天,母亲神秘地告诉我:“二楼张阿姨的外甥女来摘了一朵丝瓜花,被四楼的小刘看见,小刘托我做媒呢!”
【小题1】文章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表格上填写适当的内容,补充情节和表明作者在母亲种下丝瓜后的内心情感变化。
【小题2】品味语言,按要求赏析下列的词句。
(1)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蹿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语)
(2)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小题3】说说文章标题《一棵丝瓜爬上楼》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通过文中的故事,你一定在人际交往上有很多感触,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一棵丝瓜爬上楼
陈晓辉
搬到小区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一栋楼里邻居们的名字,他们肯定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和其他基本情况,这在现如今是很正常的事,但我的母亲很不理解——怎么可以这样呢?在村里,谁家的孩子上几年级,谁家的姑娘和哪村的小子订了婚,谁家的老太太该过寿了,有多少亲戚来庆祝……她都一清二楚。同样,村里别的人也知道她有几个孙子,上次回来给她带的啥……可是在这儿,谁与谁也不说话,偶尔碰到了也都端着一副没表情的脸,母亲说:“城里人那么多,怎么住在这里感觉空空的呢?”
我们住一楼,窗台下面有一块巴掌大的空地,闲不住的母亲在地里种了丝瓜。这怎么行?丝瓜要爬架的,爬上二楼遮了人家窗户怎么办?但是母亲还是不解:“丝瓜蔓子爬上去不好吗?咱村谁家的丝瓜南瓜爬过墙头,谁也不说啥,有菜大家吃嘛!”唉,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个道理呢?不是人人都喜欢别人家的植物爬到自己家的,况且二楼的住户我也不认识,人家会不会生气?
丝瓜不管我的忐忑,见风就长,很快就爬上了我的窗台。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还懂事地开出一朵朵金黄的花。
但是不管梦能走多远,人总是活在红尘俗世的。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只要丝瓜爬到窗户顶部,我就爬上去把它掐掉,迫使它只在我家的墙壁范围内生长。每次掐顶的时候,我都感到自己的残忍,高处的阳光那么强烈明亮,那是每一棵植物的梦想啊。如果丝瓜有知,它会怪我还是会悲叹自己的命运呢?
有几天工作很忙,加班到深夜才回家。那几株丝瓜,湮没在一件一件的杂事中,被我忽略了。
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蹿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现在再去掐藤蔓,是不是晚了?木已成舟,秧已成片,人家会不会杀下楼来,指责我家的丝瓜“侵占领空”?我想,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一次敦睦友邻的拜访吧,请他们宽恕主人的管教不严。
我还没去,楼上的住户先来拜访我了:“我是你们楼上的,请问方便说话吗?”我赶紧把客人让进来,倒上茶,惴惴不安:“对不起,那些丝瓜……我马上就剪了……”客人却笑嘻嘻地拿出几根脆嫩的小东西:“你们种的丝瓜,结了七八根呢,我们炒了几根,这是给你们留的。”见对方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我才放下心来。还没说话,母亲已经热情地唠叨开了:“丝瓜熬汤也很好喝,以前我们农村媳妇坐月子,从河里抓几条鲫鱼,摘几根小丝瓜,喝了奶水足得很呢!”
“是呀,丝瓜可是个好东西。嫩了能吃,老了可以刷锅,我家闺女这几天还对着丝瓜画画!”眼见母亲与对方的会谈亲切友好,我才放下心来。
从此我们与二楼的关系熟络起来,不但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还会约着去散步。这样的转变我始料未及,丝瓜却俨然以外交功臣自居,生长得越发骄傲起来。不仅二楼,又开始往三楼攀爬,我又开始新的惴惴不安。但是有一天,有个人在楼下跟我说,他是三楼的,请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让我们也沾点儿光哈。”
现在,丝瓜已经爬到了四楼。我们这栋楼的住户,关系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但见面热乎乎地说话,三楼的大姐姐给二楼的小弟弟辅导作业,四楼的奶奶和母亲一起相约去买菜。前几天,母亲神秘地告诉我:“二楼张阿姨的外甥女来摘了一朵丝瓜花,被四楼的小刘看见,小刘托我做媒呢!”
【小题1】文章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表格上填写适当的内容,补充情节和表明作者在母亲种下丝瓜后的内心情感变化。
情节 | 作者心理 |
丝瓜开始生长 | ① |
② | 惴惴不安 |
三楼的住户要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 | 轻松放心 |
住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 ③ |
【小题2】品味语言,按要求赏析下列的词句。
(1)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蹿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语)
(2)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小题3】说说文章标题《一棵丝瓜爬上楼》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通过文中的故事,你一定在人际交往上有很多感触,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阳光灿烂的初中生活已经开启,告别了昔日的知己,结识了不少新的朋友,我们才蓦然惊觉:与人交往,结交朋友,还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为此,七年级准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一起来参加。
(1)读漫画,明道理

上图反映了当下中小学生交友过程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请认真看图,深刻思考,写出你对图画的理解,并从交友角度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君子,找志趣
俗话说:志趣相投。实际上,真正能够让友谊长长久久的,是朋友之间有共同的爱好、追求或者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学生,以书结友,共同进步,倒是不错的选择。请选择几部名家名作中的一部,推荐给你最好的朋友吧。
书名: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灿烂的初中生活已经开启,告别了昔日的知己,结识了不少新的朋友,我们才蓦然惊觉:与人交往,结交朋友,还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为此,七年级准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一起来参加。
(1)读漫画,明道理

上图反映了当下中小学生交友过程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请认真看图,深刻思考,写出你对图画的理解,并从交友角度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君子,找志趣
俗话说:志趣相投。实际上,真正能够让友谊长长久久的,是朋友之间有共同的爱好、追求或者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学生,以书结友,共同进步,倒是不错的选择。请选择几部名家名作中的一部,推荐给你最好的朋友吧。
书名: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