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罗县东江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327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4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不绝于耳。
D.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2.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目前来讲,国内有些人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准确需要大大提高。(“准确”应修改为“确实”)
B.节日的公园,到处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洋溢”应修改为“呈现”)
C.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应删除“当前”)
D.我们要多方改进和调查研究工作中的问题,继承和发扬良好的作风。(“调查研究”应修改为“研究调查”)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 shǒu(__________)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2)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 xíng(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①方山子:苏轼的好友。原名陈慥。②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③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④宗:尊奉。⑤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⑥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过岐亭,适见焉/及鲁肃过旬阳B.方山子亦矍然/欣然起行
C.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余告之故D.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男女老少
【小题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小题3】比较《记承天寺夜游》和《方山子传》,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5.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流飘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猛浪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势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相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写水,从“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正面突出了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
鲁迅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小题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2】“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话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小题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的妹妹很像他,个子高大,是个大脚女人。她领导红军作战——还亲自背伤员。贺龙的妻子也是如此。”
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这似乎主要要回溯到他的红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下。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牺牲,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的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贺龙。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有一次贺龙带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瑞士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间谍活动——大概不过是把红军动向的情报传给国民党当局,许多传教士都是这样做的——“判处”他监禁十八个月。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云南府。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当时正好中午要歇脚,我们决定到清凉宜人的溪水中洗个澡。我们下了水,躺在溪底一块长长的平石上,浅浅的凉水在我们身上潺潺流过。有几个农民过去,赶着一大群绵羊;头顶上蔚蓝色的天空晴朗无云。四周一片宁静、幽美,几百年来都是这样的,这种奇怪的晌午时分,只使人感到宁静、幽美和满足。
我忽然问李长林结过婚没有。“我结过婚了,”他慢慢地说,“我的妻子在南方被国民党杀死了。”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像中国人地进行战斗。我以后在路上还要从其他红军旅伴那里了解到更多这方面的情况。
【小题1】选文选自______所写的纪实文学作品《______》。
【小题2】结合选文中有关贺龙的几件事例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小题3】选文结尾说“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像中国人地进行战斗”,你认为作者懂得的原因是什么?

5.语言表达(共1题)

8.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6.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

请以“我生活在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