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选出下面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
A.干涉shè 狗吠fèi 樵夫jiāo 光彩熠熠yì |
B.脚踝guõ 嗤笑chī 惘然wāng 隘口yì |
C.荒莽huāng 心弦xián 髀骨bì 嘶哑sī |
D.蹲踞dēn 朦胧móng 谄媚xiàn 模样mó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
D.王大伯惟妙惟肖地讲起了当年打鬼子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迷了。 |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
B.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
C.在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下,经广泛征集、反复提炼、并报上级研究审定,“湖南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公布,即“忠诚、担当、求是、图强”。 |
D.《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
5.
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③①④ | D.②④①③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的作者纪弦,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
B.《长城谣》的作者席慕容,当代作家,诗人。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文笔极美。 |
C.《故乡》的作者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
D.志贺直哉,日本评论家,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小说之神”。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古诗鉴赏
旅夜书怀①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②独夜舟。
星垂③平野阔,月涌④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约为途中所作。②危樯:高耸的桅杆。③星垂:星星低垂。
④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小题1】诗歌的首联写了 、 、 等景物,营造了一种 的意境。
【小题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历来为人称道,《茧斋诗谈》评价这两句“气象极佳,极失意事,看他气不萎靡,此是骨力定。”请你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一联做简要赏析。
旅夜书怀①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②独夜舟。
星垂③平野阔,月涌④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约为途中所作。②危樯:高耸的桅杆。③星垂:星星低垂。
④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小题1】诗歌的首联写了 、 、 等景物,营造了一种 的意境。
【小题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历来为人称道,《茧斋诗谈》评价这两句“气象极佳,极失意事,看他气不萎靡,此是骨力定。”请你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一联做简要赏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5】分别在原文中找一个字填空。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 ”,乙文着重“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
C.与余舟一芥(小草) |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
A.相与步于中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学而不思则罔 |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其门人甚众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
B.甲文第二、三句中“遂”“亦”的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5】分别在原文中找一个字填空。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 ”,乙文着重“ ”。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我们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戈”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出它的字义: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古诗词: 小说:
(3)【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一些栏目,请仿照栏目一和栏目二,再设计一个栏目,并概括内容。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内容:收录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内容:收录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 内容:
(1)【妙解汉字】“武”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戈”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出它的字义: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古诗词: 小说:
(3)【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一些栏目,请仿照栏目一和栏目二,再设计一个栏目,并概括内容。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内容:收录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内容:收录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 内容: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