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
B.《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 |
C.《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答谢朋友的一封书信。 |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结尾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下面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
B.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可见其热情好客。 |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题1】文段中反映出“我”离开故乡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小题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中两个生活的词性相同,都是名词。 |
B.句中两个生活的词性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 |
C.新的生活即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D.他们指宏儿和水生。 |
【小题4】文章最后再次描写海边奇异的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5】“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综合性学习- (共2题)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曾经深厚的文化积diàn和历史智慧为底韵,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有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矢志(_________) 积diàn(_________)
②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③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有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读《水浒传》的上联,请你根据读过的《西游记》对出下联。
上联: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副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上联:(_______) 下联:(_______)
(3)如果让你把上副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列横线上。
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6.- (共1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右溪①记(节选)
元结
道州②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③。两岸悉皆怪石,敧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释)①右溪: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②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③合营溪:汇入营溪。 ④敧:倾斜。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
(3)两岸悉皆怪石(____________) (4)不可名状(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①潭西南而望 ②而置州以来 |
B.①以其境过清 ②全石以为底 |
C.①乃记之而去 ②静者之林亭 |
D.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不可知其源 |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小题4】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