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9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两天艰难的bá( )涉,我们来到了那镶qiàn( )在九曲黄河之上的璀璨明珠——壶口瀑布。一望无际的黄河水从远方浩浩荡荡迤逦而来,到了壶口却呈现出另一番zhǎn( )新面貌A激浪滔天,势若龙腾,炮轰雷鸣震耳欲聋。这一气象万千的景象,给人以绚丽多姿的B._____(幻想/遐想);这一大气磅礴的诗章,给人以排山倒海的力量; ;这一洗涤灵魂的殿堂,给人以C.______(指点迷津/柳暗花明)的光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bá(_________)涉 ②镶qiàn(__________)    ③zhǎn(_________)新   
(2).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前后的句子在划横线处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得知消息后,杜牧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1)“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扬州禅智寺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遂满饮一大白
【小题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3)好饮酒(______________) (4)又抚案曰(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小题4】同为喜欢读书之人,孙权与苏子美,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他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5.

那些乡间的事物

贾维秀

⑴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⑵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⑶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

⑷夜露滴落。晨风忽起。曙色微透。

⑸“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⑹村庄醒了。

⑺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叫醒了田野。

⑻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⑼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

⑽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

⑾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

⑿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

⒀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的味道。村子里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一桶桶井水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这场景最接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

⒁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⒂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的行囊。

【小题1】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请仿照示例,列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
示例:清脆高亢的鸡鸣。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第9段划线句子)?
【小题3】分析第10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
【小题4】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5.语言表达(共1题)

6.
按照要求,改正下面画线句中的错误。
为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①我市多所学校开展了健步行。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②健步行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炼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1)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孤独的时候,有人和我们相依相伴;烦恼的时候,有人给我们送来慰藉与欢愉;气馁的时候,有人给我们带来鼓励与支持;迷茫的时候,有人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我们身旁,总有一些人,启开一扇扇心灵之窗。一路上,我们伴着关爱与呵护,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请以“你是我的一扇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材精当,主题鲜明,有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