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16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骗(kuāng) 塌(tān) 成吉思(hàn)    喏连声(nuò)
B.据(jié) 恣(suī) 根深固(dì) 而不舍(qì)
C.褴(lǒu) 桑(zǐ) 良不齐(yǒu) 不容发(jiān)
D.守(kè) 笑(chī) 自惭形(huì) 强不舍(guō)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枉然 诘难  娇揉造作  心无旁骛
B.惊骇 逞能  金榜题名  鸠占鹊巢
C.汹涌 赃物  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D.愧赧 发怔  不言而喻  再接再励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 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 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 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④毕溆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 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传播  捍卫  聚集   不由自主
B.传递  保全  凝聚   情不自禁
C.传递  捍卫  凝聚   不由自主
D.传播  保全  聚集   情不自禁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 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邕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C.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师生浸润书香的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
D.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 ,不由得触目伤怀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6.
下列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我常常想,那些虚长我几岁的哥哥姐姐,是怎样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变得充实自在而又缤纷多彩的。
B.自从上次班主任老师造访我家后,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逐步变得融洽和谐。
C.我们载歌载舞,热烈欢迎四面八方的客人莅临学校。
D.在朋友家,我发现这个原本冷冷清清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欢声笑语而蓬荜生辉,温馨美好。
7.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项是(   )
A.艾青,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自称“悲哀的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其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它塑造了数百个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前期普通百姓及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入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8.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 渔人甚异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上 / 真无马耶
C.不物喜,不以己悲 /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感极悲者矣/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蔚然深秀者/ 太守归宾客从也
B.予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
C.南潇湘 / 感而悲
D.则有国怀乡 / 游人而禽鸟乐也

2.诗歌鉴赏(共1题)

10.
选出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五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阂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高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永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巳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2】《醉翁亭记》极力谊染“乐”字,多处提到“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2.
《故乡》(节选)
(1)这进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闫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闫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紅,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2)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3)"阿!闰土哥,——你来了……”
(4)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5)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6)“老爷!……”
(7)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8)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9)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10)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
(1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1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题1】选文(1)段中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哪- -种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2】选文(7)段说“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文中“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简答。
【小题3】选文(5)段使用了“欢喜”“凄凉" 两个词语,文章这样用矛盾吗?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小题4】选文(12)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请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意思阐述清楚。
13.
做人当有底气
桑林峰
①近来读《乔布斯传》,深深赞叹于乔布斯那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强硬的管理风格,在内,乔布斯的营销理念和管理方式经常受到同伴们的质疑和反对;在外,苹果公司和IBM、微软等公司的竞争硝烟四起。但是乔布斯就是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魅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令同伴和对手折服,这不由得使人感叹,做人当有底气。
②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缺少人缘,这就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③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流之于俗,毁之于形。
④那么,底气从何而来呢?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围安逸,就有底气;遵规守纪、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曲意逢迎,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⑤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道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西汉的强项令董宣,秉公执法,杀死了湖阳公主的亲信。皇帝让他向公主道歉,他宁死不从。试想,如果做了亏心事,整天魂不守舍,战战兢兢,何谈底气?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地位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才能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⑥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庄子》里的郢人能够挥动斧子,削掉别人鼻尖上的白色粘土,是因为他有多年的刻苦训练; 。可见,只有拔冗潜学,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做到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才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⑦底气从高度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屠格涅夫说过:“自律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美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⑧总之,做人当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有改动)
【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文章开头先举乔布斯的事例,有何作用?
【小题3】选文⑤⑥⑦三段是什么结构关系?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
【小题4】请给文章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5.作文(共1题)

1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作品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