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1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9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衣(suō)  黄(yūn)  托(hōnɡ) 临(lì)
B.烟(bó)  蓄(zhù)  落(zháo) 菡(dàn)
C.粗(kuàng) 应(hè)   笑(nì)  妹(zǐ)
D.咄咄逼人(duō)静(mì)   那(chà)  蔽(yìn)
2.
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花技招展   人声鼎沸   睫毛   祷告
B.各得其所   人迹罕至   分歧   诀别
C.抖擞精神   顷盆瓢泼   憔悴   喉咙
D.淅淅沥沥   浑为一谈   瘫痪   敧斜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C.双喜看上去才十二,三岁,一副善良、热情的样子。 
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5.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6.
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猴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B.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用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C.在8.1级的强震中,尼泊尔许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出现了受损和坍塌。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7.
下列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在五庄观拿瞌睡虫让清风、明月酣睡赢得时间逃走那瞌睡虫是毫毛变来的。
B.过西梁女国,在一座山上,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唐僧要埋土,是沙僧用禅杖挖的。
C.“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美国。
8.
下列选项中,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作者元代的马致远。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C.《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所著的一篇散文,鲁迅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2.句子默写(共1题)

9.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3)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回答后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②而雪骤________
③元方入门不________ ④尊君在________
【小题3】【小题4】翻译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小题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商鞅立木取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注】①令:指商鞅变法的条令。②具:准备就绪。③徙:移。④卒:终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募民有能徙北门者________
②以不欺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予国都市南门。
【小题3】本文讲述了什么问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2.
阅读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不必说碧绿的(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3)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4)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5)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6)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7)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8)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小题1】在原文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小题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的“伏”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4】说说第(7)的写法
【小题5】谈谈第(8)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小题6】“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为什么?
【小题7】选出对课文理解有错的一项。( )
A.本文采取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从动到静、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
B.“百草园”部分作者进行了生动描写,并且描写了生动有趣的园中生活、神话传说,来突出 “‘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
C.用两个“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前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后一个 “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
D.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园中不适宜于拍雪人,塑罗汉,这么写费字不多,却把儿童爱玩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了。语段详写捕鸟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甚至连“张飞鸟”养不过夜也写,这都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紧扣“乐园”。扫、露、支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写出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虽没有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春天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走来了。
②春天,无论在哪里,总是这般美好。
③尽管北国的春天来得迟些,却是来得清奇,采得壮美。
④江南的春我没有领略过,但那阳春三月,草长花开、莺歌燕舞的朝气蓬勃,常令我心驰神往。在我心中,江南是春天的宠儿,爱的给予太多了。所以,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国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
⑤但是,灰姑娘也自有地天然的风韵。
⑥在某个清晨,你会不经意地发现,窗子上那些斑斑驳驳的霜花已有好些日子不光顾了。走在风里已感觉不到凛冽的寒气,迎面朴来的是大地氤氲的湿润;蓝天白云也如同告别稚嫩童年的少女,变得多姿、亮丽了;坚硬的土地松软,脚踏上去没了声音,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田野里苍茫的一片,偶尔会看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露出的几簇绿草芽;那一排排的树木都已脱了藏青色的褂子,换上了淡黄透绿的衣裳;红杏的枝头依然落寞,缀着的景色只有心中的那份渴望。春天的活泼劲就是这样在夸人难耐的期盼中酝酿着。北国的春天没有名花的娇贵,也没有美酒的香醇,可地那种半醉半醒的眠思,纵是“无情也动人”啊!
⑦北国的春天,无花只有寒,春雪是她唯一的绽放。那似花非花的落蕊,在北方的大地上,铺染着一幅清奇、苍劲、古朴的水墨画。当人们的足迹浸润这幅画的时候,内心里也被踩得泥泞不堪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感觉到了一种抖也抖不掉的清凉。
⑧“春风十里蕴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而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号角。它使你想起了“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
⑨啊!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
(选文有删改)
【小题1】在作者的眼中,江南的春与北国的春各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2】文章第⑤段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3】请赏析文章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4】文章主要描写了北国春天的哪两种景物?为什么主要写这两种景物?
【小题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文(共1题)

14.
作文: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工整;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