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父母双双离世之后,剩下了孤苦伶仃的他。 |
B.最美代课女教师秦开美最擅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次与学生谈心都是盛气凌人。 |
C.同学们看到小明滑稽的样子,不禁哄堂大笑。 |
D.有的书,阅读时要深入探究;有的书,阅读时可以不求甚解。 |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
B.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
C.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约3点半左右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
(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文中看,如果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会有着怎样的命运?(用文中原句回答)
【小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
(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相同,一样) |
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 |
D.执策而临之(面对) |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文中看,如果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会有着怎样的命运?(用文中原句回答)
【小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自然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以抒怀之句。 |
B.文中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人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其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同时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
C.文中作者对“食马者”“天下无马”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的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 |
D.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海 燕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3】“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的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小题4】读了这首散文诗,当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时,你该怎样做呢?谈谈你的看法。
海 燕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3】“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的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小题4】读了这首散文诗,当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时,你该怎样做呢?谈谈你的看法。
6.
(1)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2)我愣住了。
(3)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4)“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5)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6)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A)
(7)“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8)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B)
(9)“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10)“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11)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12)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13)“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14)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15)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16)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17)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18)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19)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20)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选文有改动)
【小题1】【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3】【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的表达妙处。
【小题5】【小题6】品读AB两处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小题7】【小题8】读了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你从孩子或家长的角度谈谈。
(2)我愣住了。
(3)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4)“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5)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6)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A)
(7)“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8)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B)
(9)“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10)“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11)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12)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13)“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14)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15)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16)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17)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18)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19)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20)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选文有改动)
【小题1】【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3】【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的表达妙处。
【小题5】【小题6】品读AB两处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小题7】【小题8】读了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你从孩子或家长的角度谈谈。
5.语言表达- (共2题)
7.
根据下面的寓言故事提炼出寓意。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8.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_____;有时如漫天大雨, _____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 ______……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_____;有时如漫天大雨, _____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 ______……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③①②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①②③ |
6.综合性学习- (共2题)
9.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莫振高,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振高校长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大家都在“师生情深”栏目中写一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振高,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振高校长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大家都在“师生情深”栏目中写一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相关论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适先生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他觉得母亲教他怎样做人,而父亲带他出外读书。他深深地感谢父亲和母亲。 |
B.课文《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文章的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
C.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
D.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三部。 |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