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巴巴地等待小鸟孵出来。 |
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
C.不可理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
3.
下面的几句话,恰当的语序是( )
①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
②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
③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
④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
⑤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⑥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
①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
②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
③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
④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
⑤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⑥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
A.⑥④②①③⑤ | B.⑤④①③②⑥ | C.⑤③①⑥④② | D.⑤④②①③⑥ |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风筝》都是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是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唐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
C.《为学》选自清代作家彭端淑的《白鹤堂文集》,文章通过蜀鄙二僧的故事,阐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
D.林海音和三毛都是台湾人,前者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后者的《胆小鬼》都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
2.字词书写- (共1题)
5.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炽 痛 恐 吓 脑 髓 反 省
lìn zào xié gèn
蹂 (_____) 烦 (______) (_____) 取 (_______)古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炽 痛 恐 吓 脑 髓 反 省
lìn zào xié gèn
蹂 (_____) 烦 (______) (_____) 取 (_______)古
3.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木兰诗》完成后面的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小题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表达了木兰怎样的心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小题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表达了木兰怎样的心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4.文言文阅读- (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匡衡好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之,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其言,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匡衡好学而无烛 ________ (2)主人怪而问之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小题3】由本文你能想到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匡衡好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之,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其言,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匡衡好学而无烛 ________ (2)主人怪而问之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小题3】由本文你能想到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父异焉 _____________ ②即书诗四句_____________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 ④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段中仲永有哪三个阶段的变化(用原文回答)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父异焉 _____________ ②即书诗四句_____________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 ④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段中仲永有哪三个阶段的变化(用原文回答)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共2题)
9.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①解释词语:
获益匪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句:
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①解释词语:
获益匪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句:
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上课也用方言,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你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上课也用方言,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你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11.
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总会有些什么值得自己留恋,或许是同桌的一个鼓励的微笑,或许是家人的一个温暖拥抱,也或许是一处美丽的风景。
请以“把_____留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某个词语(如:清醒、梦想、责任、微笑……),将题目补写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请以“把_____留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某个词语(如:清醒、梦想、责任、微笑……),将题目补写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7.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