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开辟/复辟 扭转/纽带 硬咽/狼吞虎咽 差强人意/参差错落 |
B.咳嗽/洗漱 馈赠/崩溃 针灸/脍炙人口 矫揉造作/骄兵必败 |
C.给力/供给 埋伏/埋怨 呼吁/长吁短叹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
D.狼藉/慰藉 频繁/濒临 骁勇/百折不挠 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
A.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
B.面对由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战,我们认为这是蜗角争锋,一味的试图依靠遏制中国的政策去守住霸权恰恰是争的蝇头小利。 |
C.现代人的速食文化,人性化的贴心设计,方便快捷的查阅搜索功能,让各类潮酷的文青们趋之若鹜。 |
D.媒体对金正恩非正式访问中国高度关注,认为这显示了中国在半岛问题上仍然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
A.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149.02公斤,再次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世界新纪录。 |
B.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让发病率低、患病人数极少的罕见病“渐冻人症”再次引发新的关注。 |
C.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调水环线——“红旗河”贯通后,借助这一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我国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西部缺水。 |
D.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以广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 |
当我们的眼光再往前看,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跌宕起伏,更让人心潮澎湃。 。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是一个古老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故事。
①而今天,我们充满自豪:“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②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一开篇就浩叹,“中国积弱,至今极矣”。
③这位革命先行者,终其一生也未能见其心心念念之中国“发奋为雄”,“振兴中华”徒留怅然。
④明天,我们更充满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④②③ |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④① | D.③②①④ |
2.诗歌鉴赏- (共1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内蒙古境内。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小题1】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图”,请用简明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
【小题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父扬季在河、汾之间,号曰扬侯。楚汉之兴也,溯江上,处巴江州。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






雄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


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有下度 度:限度 | B.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忧愁的样子 |
C.默而好深湛之思 深湛:精深;深厚 | D.人希至其门 希:通“稀”少有 |
A.其父扬季在河、汾之间/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
B.雄少而好学/雄笑而不应 |
C.世世以农桑为业/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
D.处岷山之阳曰郫/丧之三年 |
(1)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2)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甑也。
【小题4】可以看出杨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秋光赋
何永康










【小题1】梳理全文的叙述线索,并说明围绕线索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根据全文的内容,请用“/”划分出段落(提示:四个段落)。










【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画线句子加以赏析
【小题3】第

【小题4】作者从自然界的秋写到人生的“秋”,表达出怎样的情怀?
成语里的计量单位,你知多少
中国古代的大部分计量单位虽然已经不再使用,有些涉及计量单位的成语、歇后语却流传了下来,在日常生活中不时被提及。
有个歇后语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它出自明人周清原的短篇平话小说集《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意思是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那么“丈二”究竟是多高呢?
据《史记·禹本纪》记载,大禹定自身为一丈,以其十分之一为尺,因此男子叫“丈夫”。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各朝代的计量单位不尽相同。《西湖二集》的作者周清原大约是明末崇祯年间人,据专家推算,明清两朝一尺为32厘米,因此换算下来,丈二的和尚大约为3.84米,这样的身高当然有小说家虚构的成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概对关羽的身高都印象深刻,小说里对他的描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三国时一尺约为24厘米,据此推算,关羽的身高大概是2.16米。这样的身高放在今天也算是小巨人了。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针对粮食的计量单位最为常见。石、钧、斗、斛都是用来表示重量的。据《汉书·律历志上》载,“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又据《说苑·辨物》载,“十斗为一石。”而一斛为十斗,后改为五斗。有个成语叫“千钧一发”,千钧大概是三万斤,一发即一根头发,三万斤的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情况万分紧急。
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典故,便涉及石、斗这两个计量单位。南朝诗人谢灵运恃才傲物,能够让他佩服的人古今天下只有一人,就是曹植。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酒后曾发感慨:“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自那之后,人们便用“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高超。
读古代小说,最让人困惑的恐怕就是银子、金子和铜钱了,它们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其实,关于金子、银子和铜钱有一个基本的换算公式: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贯”是指古代穿钱的绳索,古人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1000个为1贯;“文”原来指的是铜钱上的文字,后来用作计钱的量词,1文铜钱就是1枚铜钱。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有一个细节,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在说起薛蟠给贾府送的螃蟹时,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通过这一情节,大家也能对当时一两银子的概念有所了解了。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说明古代计量单位主要有长度、重量(容积)和金银与铜钱数量之间的换算。 |
B.如果有“丈二和尚”,那么他的身高按今天的计量单位换算,就应当有3.84米高。 |
C.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石、钧、斗、斛这些表示重量的单位在粮食计量上最为常见。 |
D.“腰缠万贯”,按文中的计量关系换算,就应该是1000两黄金,或10000两白银。 |
E.曹子建即曹植,三国魏杰出诗人,成语“才高八斗”就是用来形容他文才横溢的。 |
【小题3】请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三国时一尺约为24厘米,据此推算,关羽的身高大概是2.16米。(“大概”可否删去?为什么?)
(2)读古代小说,最让人困惑的恐怕就是银子、金子和铜钱了。(“最”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小题4】文末叙述刘姥姥说螃蟹价格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