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梨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2802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1

1.简答题(共4题)

1.
将实心正方体轻轻放入已侧放置且水已满的大烧杯中内,该木块的质地均匀,边长为5cm,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75g水,如图所示,求:

(1)木块的密度
(2)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3)木块下表面距水面的高度
2.
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5m/s的通过一座长为1300m长的大桥,火车路线可看做直线,求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3.
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破冰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
(1)当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体积约为15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
(2)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船与冰层接触面积为5m2,此时对冰层的压强是多少?(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10N/kg)
4.
某同学要利用身边的粗细两种弹簧制作弹簧秤,为此首先各取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

(1)该同学得出的图象上端弯成曲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甲弹簧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则这个弹簧秤的量程不能超过_______N

2.选择题(共20题)

5.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密度小
D.根据可知密度ρm成正比,与V 成反比
6.
先后在南极和赤道称量同一物体质量和它所受的重力,读数的情况是( )
A.质量大小不变,重力大小也不变
B.质量大小有变化,重力大小也有变化
C.质量大小有变化,重力大小不变
D.质量大小不变,重力大小有变化
7.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8.
在湖底的鱼吐出一个气泡,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变化是( )
A.变小B.不变
C.变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
2013年7月1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杭甬高铁顺利开通,余姚北站同步启用,高速列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将超过300km/h.高速行驶的列车经过时,若人靠近高速列车容易被吸进轨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
A.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D.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10.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物体( )
A.一定受力,但不一定平衡
B.一定受力,受力一定不平衡
C.一定不受力
D.可能受力,也可能不受力
11.
如图所示,一木块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后,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B.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12.
“以卵击石”的结果是鸡蛋破碎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B.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小相等
C.鸡蛋对石头的力大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D.鸡蛋对石头的力就是石头对鸡蛋的力
13.
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文和小涛两个小组分别选用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属于平衡状态,所以甲、乙两图均选择静止状态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B.图乙用小车而不用木块是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C.为了便于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图甲中的硬纸片要尽量选择轻质的
D.把图甲中的硬纸片一剪为二,可以进一步探究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4.
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则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越来越馒,最后停止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失去惯性
15.
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3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NB.3NC.6ND.无法判断
16.
三个体积相同的木球、铝球和铁球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定()
A.木球浮力最大
B.铝球浮力比木球浮力小,但是比铁球浮力大
C.铁球浮力最小
D.铁球与铝球浮力一样大,但是都大于木球的浮力
17.
在盛满水的杯子里,轻轻放入重力为1N的木块,则杯底所受的( )
A.压强增大,压力增大B.压强、压力都不变
C.压强减小,压力增大D.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18.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表示物体,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成语来描述物体,下列的成语与物理学描述方法最近的是( )
A.离弦之箭B.风驰电掣C.姗姗来迟D.一日千里
19.
如图所示,一个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工件()
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作用
D.无法确定
20.
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
A.开车司机为参照物
B.坐在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
C.地面为参照物
D.没有参照物
21.
甲、乙两车发生相撞事故,两车司机均前额受伤,以下关于两车相撞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
B.甲、乙两车追尾相撞
C.运动的乙车与静止的甲车迎面相撞
D.运动的甲车与静止的乙车迎面相撞
22.
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形式相同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3.
拉动注射器活塞,将药水吸入注射器内,是利用()
A.注射器活塞的压力
B.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C.大气压强的作用
D.连通器原理
24.
一物体被一根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下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天花板拉绳子的力是由于绳子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而产生的
C.物体拉绳子的力与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物体所受重力与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填空题(共7题)

25.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 铁钉越尖,越易钉入木板,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
26.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装置中所用液体为水银,如图所示.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若再向水银槽内倒入适量水银,槽内水银密度将_______,如果实验地点改在高山顶上进行,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时不小心把玻璃管倾斜了,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7.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28.
物体重5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29.
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3m3.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该物体将__________(填“上浮”、“漂浮”或“悬浮”),静止时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30.
中山舰是“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其最大排水量为780t,长64.48m,宽8.99m,它在安全航行中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__N.1938年中山舰在长江被日军击中,沉入19m深的江底,则沉没后的中山舰舰底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
31.
如图,长方体冰块熔化成水后,对底面的压力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