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2.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___________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 测定结果 | 白色固体成分 |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 pH>7 | |
pH≤7 | CaCl2 |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
为验证“酸的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A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 。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 (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 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1)写出能证明A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 。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 (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 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4.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 g氧元素。
(1)黄曲霉素B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 g氧元素。
2.选择题- (共13题)
5.
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酸 | B.雪碧 | C.食盐水 | D.肥皂水 |
7.
现有一包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入100g9.8%稀硫酸恰好完全溶解,则生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约是()
A.14.2% | B.15.2% | C.15% | D.16.8% |
8.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3Mg+N2
Mg3N2;2Mg+O2
==2MgO,已知24g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可得40g产物,那么24g镁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 )


A.等于40g | B.小于40g | C.大于40g | D.无法确定 |
9.
右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
12.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
B.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
C.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13.
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与二氧化碳反应 | B.与盐酸反应 |
C.与氧化铁反应 |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
16.
将25g甲物质跟5g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甲物质11g丙物质,还有另外一种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表示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A+B=C+D | B.2A+B="C+2D" | C.2A+B=2C+D | D.A+2B=2C+D |
17.
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 2Fe2O3 |
B.实验室制备CO2:Na2CO3+H2SO4=Na2SO4+H20+CO2↑ |
C.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
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 |
3.填空题- (共3题)
18.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中第二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 (填化学式。下同)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 调节至pH=7,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更纯的氯化钠。
19.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A和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

(1)写出A和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
20.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填一条),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条)。
(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______________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