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8题)
1.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 B.4︰3 | C.4︰1 | D.1︰2 |
2.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 | B.木桶的轻重 |
C.最短的一块木板 | D.最长的一块木板 |
3.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 )


A. p1>p2 | B. p1<p2 |
C. p1= p2 | D.无法确定 |
5.
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L,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 B.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
8.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重约5000N,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2。今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A.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
B.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
C.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 |
D.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 |
13.
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B.![]() |
C.![]() |
D.![]() |
14.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 B.pA<pBFA>FB |
C.pA>pBFA=FB | D.pA>pBFA>FB |
1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m甲<m乙 | B.p甲>p乙,m甲>m乙 |
C.p甲<p乙,m甲>m乙 | D.p甲>p乙,m甲=m乙 |
17.
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
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3N |
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