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如图,在新鲜的冬瓜内倒入10%的食盐水500g,现将一木块放入该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高h。

(1)一天之后,h值与原来相比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经测量,一天后的食盐水质量分数变为8%,则冬瓜的质量减少了多少?(不考虑水的蒸发)
(3)已知,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为35g,若想使500g10%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则应该向其中再加多少食盐?

(1)一天之后,h值与原来相比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经测量,一天后的食盐水质量分数变为8%,则冬瓜的质量减少了多少?(不考虑水的蒸发)
(3)已知,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为35g,若想使500g10%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则应该向其中再加多少食盐?
2.
刮龙卷风时,大气压能达到9×104帕。如图所示,在一座面积为200米2的简易平顶厂房中,厂房的房顶质量约为10t。当时的大气压是1×105帕。g=10N/Kg,请回答:

(1)刮龙卷风时,大气压小于正常气压的原因是?
(2)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刮过,厂房的房顶有没有可能被龙卷风卷起?

(1)刮龙卷风时,大气压小于正常气压的原因是?
(2)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刮过,厂房的房顶有没有可能被龙卷风卷起?
3.
今年年初,我国在南极考察的“雪龙”号破冰船成功营救了俄罗斯科考船被困乘客。如图所示,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破冰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ρ海水=1.0×103Kg/m3,g=10N/Kkg)

(1)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排水体积约为27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
(2)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海水中的三分之一,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力是多少?

(1)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排水体积约为27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
(2)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海水中的三分之一,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力是多少?
4.
如图是水循环的示意图:

(1)写出水循环的名称:① ⑤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 ;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现在,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 环节可以否定这个观点。(填序号)
(4)有人说,大气水更新快,所以大气水受污染影响不大。这个观点正确吗? 请陈述你的理由 。

(1)写出水循环的名称:① ⑤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 ;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现在,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 环节可以否定这个观点。(填序号)
(4)有人说,大气水更新快,所以大气水受污染影响不大。这个观点正确吗? 请陈述你的理由 。
2.选择题- (共21题)
5.
下列有关“水”的实验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X | Y | Z |
A. | 溶质 | 溶剂 | 溶液 |
B. | 悬浊液 | 乳浊液 | 溶液 |
C. | 压力 | 支持力 | 浮力 |
D. | 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 | 浓溶液 |
A. A B. B C. C D. D
7.
下面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
B.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
C.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
D.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
10.
如图,容积为4L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10N的水,现将一个密度为3×103kg/m3的长方体放入容器内,长方体完全浸没,容器中的水恰好没有溢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g=10N/kg)( )


A.长方体的质量为9kg |
B.长方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10N |
C.长方体在水中一定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 |
D.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大 |
1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的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 |
B.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
C.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 |
D.两溶液的质量:甲>乙 |
13.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下列不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 |
B.城市以水泥、砂石为主,它们的比热较小 |
C.城市水面小,水蒸发吸热少 |
D.由于人口密集,城市上空紫外线强于郊区上空 |
14.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珍贵。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 |
B.一般植物体的含水量高于动物 |
C.目前人类可以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水、河水、冰川水 |
D.冰川是淡水中储存水量最多的,分布在南北极地区 |
15.
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吃起来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A.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
B.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
C.温度升高,食盐的溶解能力变强了 |
D.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 |
16.
将100克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蒸发掉10克水,无晶体析出 |
B.加入10克10%的M的溶液 |
C.加入10克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
D.加入10克水 |
17.
“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措施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禁止施用农药化肥 | B.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
C.使用无磷洗衣粉 |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
18.
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


A.甲的最小 | B.乙的最小 |
C.丙的最小 | D.一样大 |
19.
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cm3,密度为 0.3×103Kg/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体积浸入水中 |
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
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
22.
鱼类体内有鱼鳔,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可以轻易地改变自身的沉浮。如图所示,鱼从静止在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受到水施加的压强及浮力如何变化( )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
C.压强变小,浮力先不变后变小 |
D.压强变小,浮力先变大后变小 |
25.
古人用许多优美的诗句描述了周围的各种天气现象,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描述的是()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
3.填空题- (共7题)
27.
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如果要配置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 克,此时溶液的温度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2.6 | 15.3 | 20.0 | 25.0 | 38.2 |
如果要配置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 克,此时溶液的温度是 。
28.
实验室要配制6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
(1)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2)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1)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2)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A 硝酸钾有杂质 | B 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
C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D 使用天平时左右盘放反了 |
29.
钱塘江是杭州市自来水的水源之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如图所示:

(1)自来水厂利用过滤池对江水进行过滤,若在实验室里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_________

(1)自来水厂利用过滤池对江水进行过滤,若在实验室里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_________
A.净化后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
C.投药消毒和加活性炭的过程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
30.
因 、缺氧等原因产生头晕,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的反应叫 。可见,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1971年,苏联“联盟11号”飞船返回途中,因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舱内气压迅速下降,致使航天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请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航天员体液沸腾的原因 。
31.
小何同学秋游时,看到许多浮标漂浮在西湖面上,他判断,浮标能够漂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标的密度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选取了其中一只,测量出浮标的体积为200cm3、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50cm3,那么该浮标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他又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即g=5N/kg,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变为________________,浮标在水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_____(“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