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丁和医学院学生在多伦多大学成功的给几只狗做了结扎胰导管的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后来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中的葡萄糖消失了。请回答:
(1)结扎胰导管阻塞了血液流动,使_________不能正常地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升高,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排出。
(2)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升高恢复正常,证明抽提液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班丁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________的作用。
(1)结扎胰导管阻塞了血液流动,使_________不能正常地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升高,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排出。
(2)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升高恢复正常,证明抽提液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班丁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________的作用。
2.
观察神经元细胞图并填空。

(1)填写各部分名称: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该图是指一个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它是神经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突起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下列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方向正确的是()
A.A→B→C→D B.D→C→B→A
C.C→B→A→D D.B→A→C→D
(4)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红细胞
C.淋巴细胞
D.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

(1)填写各部分名称: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该图是指一个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它是神经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突起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A.A→B→C→D B.D→C→B→A
C.C→B→A→D D.B→A→C→D
(4)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红细胞
C.淋巴细胞
D.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
A.味觉细胞 |
B.大脑 |
C.嗅觉细胞 |
3.
人体的体温除了受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行为来调节。请选择以下所列的行为在适当的空格内:
(1)在夏天可行的是_________。
(2)在冬天可行的是_________。
E.吃冷饮
F.吹电扇
G.开空调
H.晒太阳
(1)在夏天可行的是_________。
(2)在冬天可行的是_________。
A.增减衣服 |
B.烤火 |
C.到树阴下 |
D.运动 |
E.吃冷饮
F.吹电扇
G.开空调
H.晒太阳
4.
某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腰部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进行了及时治疗,并且该运动员的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了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据此回答问题:
(1)该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的原因是其大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所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____________。
(2)该运动员大小便失禁,原因是脊髓中的____________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3)通过本事例,可以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1)该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的原因是其大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所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____________。
(2)该运动员大小便失禁,原因是脊髓中的____________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3)通过本事例,可以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2.选择题- (共17题)
6.
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人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
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 |
8.
舒服杰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 |
B.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
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
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来调节和控制的 |
9.
甲、乙两人在一宗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活动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伤,医生对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下: ( )
伤者 | 伤者蒙上眼睛接受的测试 | 测试结果 |
甲 | 以针尖刺甲的指尖 | 甲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 |
乙 | 以针尖刺乙的指尖 | 乙立即缩手,但完全不知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
A.甲传出神经受损,乙传入神经受损 |
B.甲传入神经受损,乙传出神经受损 |
C.甲传出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神经纤维受损 |
D.甲传入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神经纤维受损 |
12.
某人因感染能引起禽流感的N7H9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A.产热等于散热 |
B.产热小于散热 |
C.产热大于散热 |
D.产热与散热没有关系 |
13.
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发现和掌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因为人具有一种特殊的反射功能。以下对这种反射功能最确切的解释是()
A.是对具体刺激所产生的反射活动 |
B.是后天训练的结果 |
C.与人类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 |
D.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
15.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机器人鸽在山东科技大学诞生,鸽子头部安装了芯片,可以按计算机产生的具有一定规律的电信号编码指令,准确完成起飞、盘旋、绕实验室飞行一周、落地等飞行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计算机的主要功能与下列哪种结构相似()
A.感受器 | B.传入、传出神经 |
C.神经中枢 | D.效应器 |
17.
下面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C.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
D.不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有反射活动 |
20.
下列生物的反应中属于神经调节的是()
A.衣藻游向光照充分的水域 |
B.向日葵的花盘朝向阳光 |
C.飞机场利用某些猛禽的录音来驱赶飞鸟 |
D.如果在玻片的一端水滴中放上盐粒,草履虫会游向没放盐的另一端水滴 |
21.
在暑假军训中,某班有一女生出现恶心、呕吐和昏厥现象。班内有几位同学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处理,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
B.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
C.用30℃的酒精擦身降温 |
D.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药物 |
3.填空题- (共9题)
22.
如图是汽车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的反射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
(3)看到红灯停车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至少有2个,它们是__________
(4)在这个反射过程中,从发生的功能看,③属于__________;从发生的部位看,③属于__________。

(1)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
(3)看到红灯停车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至少有2个,它们是__________
(4)在这个反射过程中,从发生的功能看,③属于__________;从发生的部位看,③属于__________。
24.
下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散发出去的。
(2)上述三种情况中,环境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此时人们可以通过骨骼肌的颤抖使人体热量增加。
(3)皮肤血管口径如图C时,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此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_散热。

(1)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散发出去的。
(2)上述三种情况中,环境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此时人们可以通过骨骼肌的颤抖使人体热量增加。
(3)皮肤血管口径如图C时,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此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_散热。
25.
有科学家将生长情况相似的蝌蚪分成两组,一组切除甲状腺,一组不做。两组分别饲养一段时间后,呈现出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做处理的蝌蚪的生长曲线是_______,摘除了甲状腺的蝌蚪的生长曲线是________。
(2)造成两组蝌蚪生长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做处理的蝌蚪的生长曲线是_______,摘除了甲状腺的蝌蚪的生长曲线是________。
(2)造成两组蝌蚪生长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下边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知,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中,包括了图中的[1]_________和[2]_________。
(2)分布机体表面的温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及体内的温度感受器接受了人体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产生兴奋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再由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神经冲动,相应地引起[5]_________、[6]_________、[7]_________等器官活动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人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力,使体温维持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1)从图上可知,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中,包括了图中的[1]_________和[2]_________。
(2)分布机体表面的温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及体内的温度感受器接受了人体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产生兴奋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再由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神经冲动,相应地引起[5]_________、[6]_________、[7]_________等器官活动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人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力,使体温维持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27.
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相同质量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水,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下图。请回答: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甲血糖浓度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甲血糖浓度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的。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一种可以使人体内热能增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产热量(%) | |
安静 | 劳动或运动时 | |
脑 | 16 | 1 |
内脏 | 56 | 8 |
肌肉 | 18 | 90 |
其它 | 10 | 1 |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的。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一种可以使人体内热能增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