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在实验室中,小科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试剂19.8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a的数值为______,小科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象做出你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
(2)b的数值为_____。
(3)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 75 | 100 | a | 150 | 172.8 | 197.8 |

(1)a的数值为______,小科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象做出你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
(2)b的数值为_____。
(3)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 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经证明反应产物中还有偏铝酸钠( NaAlO2)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装置中氢气没有全部排尽就称量

Ⅰ、取样品 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 m1 | 反应后总质量 m2 |
371.84g | 371.24g |
回答下列问题:
(1)经证明反应产物中还有偏铝酸钠( NaAlO2)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装置中氢气没有全部排尽就称量
3.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多少吨?_____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 B.铁锅 | C.铝导线 |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多少吨?_____
4.
小科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小科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此过程中,

(1)小科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
(2)小科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1)小科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
(2)小科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5.
如图所示是利用起重机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吊臂前端由滑轮组组成,动滑轮总质量300kg,绳重和摩擦不计。现在用此起重机从水中把质量为2×103kg,体积为0.8m3的物体G匀速提起,滑轮组上钢丝绳拉力F的功率为3000W(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离开水面前拉力F的大小;
(3)物体离开水面前上升的速度;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离开水面前拉力F的大小;
(3)物体离开水面前上升的速度;
2.选择题- (共15题)
8.
小科为了比较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X | Y | Z | W |
稀盐酸 | √ | — | — | √ |
Z的硝酸盐溶液 | | √ | | |
W的硝酸盐溶液 | √ | | — | |
A.Y>Z>X>W | B.X>Y>W>Z | C.X>W>Y>Z | D.W>X>Y>Z |
9.
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铁钉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蓝浅绿色 |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
D.往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
1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①表示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
B.图②表示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
C.图③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D.图④表示20℃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
11.
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 X | Y | Z |
A | H2SO4 | H2 | H2O |
B | CuSO4 | CuCl2 | Cu(OH)2 |
C | H2O | O2 | CO2 |
D | Ca(OH)2 | NaOH | Na2CO3 |
A.A | B.B | C.C | D.D |
12.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C.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 D.甲、乙分子总数不变 |
14.
对于反应:X + 2 NaOH == 2 Y + Cu(OH)2↓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Y 中一定没有钠元素 | B.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
C.X 可能是CuCl2或Cu(NO3)2 | D.Y 可能是Na2SO4 |
15.
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可以实现快走或跑步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下面关于人在跑步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跑步机上快走或跑步时,跑步机受到人对它的一个向后的力 |
B.人对跑步机没有做功 |
C.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内能 |
D.脚底与跑步机间有摩擦作用 |
17.
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MgO和Mg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6g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
A.16.6% | B.6.1% | C.12.2% | D.9.1% |
18.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t=3s时,物体收到摩擦力是7N |
B.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
C.4-6s内,拉力 F 做的功功率是10W |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20.
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 | B.W1>W2、P1=P2 | C.W1>W2、P1>P2 | D.W1<W2、P1<P2 |
3.填空题- (共9题)
2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如实验室需要一瓶干燥的氢气可用______装置收集。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选择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

(1)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如实验室需要一瓶干燥的氢气可用______装置收集。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选择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
22.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种。
(2)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3)d点溶液中溶质______(填化学式)。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种。
(2)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3)d点溶液中溶质______(填化学式)。
23.
据报道,全球每年浪费掉的粮食约有1000亿吨,其中,约300亿吨是加工过的食品。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图中的脱氧剂在食品防腐保鲜,特别是对延长含高油脂食品的保质期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中富含的有机物有______(答出一种即可),检验这包脱氧剂中含铁粉的方法是__。
(2)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Fe2O3·n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花生中富含的有机物有______(答出一种即可),检验这包脱氧剂中含铁粉的方法是__。
(2)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Fe2O3·n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4.
2011年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结构式如图,化学式为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青蒿素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青蒿素分子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计算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1)青蒿素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青蒿素分子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计算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25.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木块P沿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每只滑轮重1N,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则木块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在2s内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J。

26.
(1)上图是四冲程内燃机的某一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期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刻向汽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活塞再次做功,在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的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从而提高了热机的效率。
(2)近期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刻向汽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活塞再次做功,在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的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从而提高了热机的效率。

28.
2015年5月底,美国发布了最新的SR-72高超音速飞行器设想图。该飞行器 速度可达6~7马赫(1马赫=1倍音速,v音=340m/s),号称1小时可到达地球任一地方,比常规导弹速度还要快。飞行器体表涂敷最新型材料,具有雷达隐形功能,但不具备红外隐形功能。

(1)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______m/s。此时若有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则导弹相对于飞行器是向______运动的。
(2)该飞行器不具备红外隐形功能,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______m/s。此时若有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则导弹相对于飞行器是向______运动的。
(2)该飞行器不具备红外隐形功能,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