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1.
小明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
2.
下列现象,小柯试图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小明手被火烧时,能感觉到疼痛,但是不会缩手,是传入神经受损 |
B.“蜻蜒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气压大 |
C.高山上煮鸡蛋不易熟,说明气压低的地区水的沸点低 |
D.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对流层 |
3.
如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
4.
以下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拢属于反射活动 |
B.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
C.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呆小症 |
D.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的调节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 |
5.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为反射弧结构图,①是效应器,能接受③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 |
B.脑是神经调节的中枢,分为大脑、中脑、小脑三部分 |
C.信息在神经元中传输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 |
D.当人体持续发烧39℃,则此时人体产热和散热基本保持平衡 |
6.
近期热播的电影《流浪地球》中,由于太阳的急剧变化,地球温度骤降。此时人类为了适应新环境,在生理上会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 ②皮肤血管收缩 ③机体耗氧量降低 ④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①体温下降 ②皮肤血管收缩 ③机体耗氧量降低 ④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7.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如图所示)。现将一定质量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 |
B.A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
C.阴极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
D.B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8.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
B.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9.
下表是氯化钠(NaCl)、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 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45.8 | 85.5 | 110 | 138 |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
B.在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05克加入95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7.5% |
C.在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各17克分别加入两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都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
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
10.
如图,一个弹簧一端固定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放在装满水的装置中处于静止,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半,则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A.不变 |
B.减为一半 |
C.增加为原值的两倍 |
D.弹簧对物体无弹力 |
11.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熔化


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 | 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
C.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 | 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
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被烧坏 |
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则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损坏 |
14.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给我们生活提供了方便,但经常有人忘记上锁产生费用纠纷。现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提醒锁车电路:当车支架支起(S1闭合时。), 蜂鸣器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锁(S2 断开),蜂鸣器停止发声。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 B.![]() | C.![]() | D.![]() |
15.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食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往甲杯中加水,鸡蛋一定下沉 |
B.往乙杯中加盐,鸡蛋一定下沉 |
C.甲杯的盐水比乙杯的盐水浓度大 |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比甲杯大 |
16.
如图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在两端开口的透明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Y′一端与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继续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 )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
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
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有漏气 |
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
17.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电子秤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1为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压力F增大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及比值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比值变小 |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比值变大 |
C.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比值不变 |
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比值不变 |
18.
把两个灯并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会发现L1比L2亮,则
A.L2两端的电压大 |
B.L1两端的电压大 |
C.两灯两端的电压一样大 |
D.L1两端的电压大于电源电压,L2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 |
19.
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 B.地表径流 | C.海水蒸发 | D.水汽输送 |
20.
下列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
D.武汉夏天比宁波热——海陆因素 |
2.填空题- (共11题)
21.
在正常情况下,遇到行人穿行马路,司机都应主动避让,这种反应是由_____系统来调控的;饮酒后驾车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司机在酒后驾车可能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和语无伦次现象,主要是因为酒精麻痹了_____。一位司机在酒后驾车中使行人不幸遭遇车祸,重伤腰部,该人的下肢没有损伤但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这是损伤了_____。
23.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_____。
(2)木块在A、B时刻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请对该结论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

(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_____。
(2)木块在A、B时刻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请对该结论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
24.
下表是20℃时,硝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_____
(2)20℃时,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_____
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 溶液质量(g) |
① | 20 | 3 | 23 |
② | 20 | 5 | 25 |
③ | 20 | 7 | 26.3 |
④ | 20 | 9 | m |
(1)表中m=_____
(2)20℃时,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_____
25.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③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填序号).
A 玻璃棒 B 量筒 C 烧杯 D 试管
(2)小刚完成该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_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1)操作③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填序号).
A 玻璃棒 B 量筒 C 烧杯 D 试管
(2)小刚完成该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_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6.
向放有一木块的容器中加入水,其过程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g=10N/kg)

(1)BC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的原因_____。
(2)D图中木块受到的力有拉力和_____。
(3)木块的密度为多少?_____

(1)BC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的原因_____。
(2)D图中木块受到的力有拉力和_____。
(3)木块的密度为多少?_____
27.
小明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为使潜水艇模型从图中位置下沉,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填“吹气”或“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浮力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所受到压强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8.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示数为6V,已知电路中的电源电压恒定。

(1)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R_____,也可能是电灯L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原因,现将一个电流表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3)某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联在电阻R两端,根据灯泡能否发光进一步确定原因,此操作方案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

(1)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R_____,也可能是电灯L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原因,现将一个电流表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3)某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联在电阻R两端,根据灯泡能否发光进一步确定原因,此操作方案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