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教诲(huí) 畸形(jī) 诘责(jié) |
B.佃农(diàn) 妯娌(zhóu li) 黝黑(yǒu) |
C.锃亮(zhèng) 广袤(maò) 酒肆(sí) |
D.胡髭(zī) 铀矿(yòu) 哽咽(yè) |
A.作为一篇小说,如果在情节上不能做到抑扬顿挫,就不足以吸引读者。 |
B.他作为班长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会在一旁任劳任怨。 |
C.李老师一进教师就发现气氛不对,同学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 |
D.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
B.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广泛地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
C.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另一档文化节目《见字如面》再次掀起文化热潮。 |
D.韩国企业“乐天”为“萨德”提供用地,中国民众自发地对“乐天”采取抵制。 |
A.《史记》是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史事。 |
B.《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苏联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是西方人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一部创世杰作。 |
C.《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是唐朝文学家。 |
D.《藤野先生》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
2.诗歌鉴赏- (共1题)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小题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边关奇特壮美的风光,请从色彩角度加以赏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之:的 |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到 |
C.行拂乱其所为 其:他的 |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而:因而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4】文章开头的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从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背影(节选)
----- 朱自清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第①段两次提到“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小题2】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小题3】哪一个背影最能体现父爱?为什么要特意详写这个背影?
【小题4】从父亲的穿戴细节分析,揣摩父亲的心理和境况?
【小题5】选文中第一次背影印象最深刻,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语言表达- (共1题)
6.综合性学习- (共2题)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 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 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