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朝阳卷)语文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49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8/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B.“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C.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只有真诚地把个人的感受倾注进去,才能抵达文学作品的核心。
D.智利南部普耶韦火山群喷发形成的火山灰云团不断扩散,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多家机场和航空公司7日宣布部分航线停飞。
2.

如图是一个包装纸盒的三视图(单位:cm),则制作一个纸盒所需纸板的面积是(    )

3.

如图是一个包装纸盒的三视图(单位:cm),则制作一个纸盒所需纸板的面积是(    )

4.

如图是一个包装纸盒的三视图(单位:cm),则制作一个纸盒所需纸板的面积是(    )

5.

如图,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B为AN弧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

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7.将下列四个句子依次填人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识相知的友人,也可以面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          
(1)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2)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3)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4)不停的絮絮叨叨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小题3】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小题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6分)
美丽的圣湖,静若处子,隐身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群山之中。湖水碧如翡翠,依山而走,似舞动的衣袂,____________,一眼不可穷尽。若想kuī其全貌,环湖一周有250公里之遥。从空中俯kàn圣湖,漫溢的湖水,酷似一束__________的珊瑚。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北麓(    )    ②翡翠( )
(2)给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上汉字。(2分)
①kuī其全貌(   ) ②俯kàn(   )
(3)将下列词语选填在语段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若隐若现
B.虚无缥缈
C.别具一格
D.玲珑剔透
 
10.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2-17题。

快乐,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

陈祖芬

①我从伦敦带回一只大皮鞋。不是一双,是一只。高大的鞋帮,一侧有六格窗户,另一侧一扭开关,整侧鞋帮便成一扇打开的大门。鞋帮上端是可爱的红瓦屋顶和伸出的二层楼的小窗户。笨头笨脑的鞋头上,还有一扇可以拉下的小门。门一拉下,就是一个个台阶,小兔、小猪、小鸟、小松鼠,还有好多小动物,顺着台阶几步就可以径直走进大皮鞋里。

②我儿时有一本大约半尺见方的画着彩图的书:《大皮鞋》,封面上就画着完全一样的一只大皮鞋。我常常看着小兔、小猪们快乐地在大皮鞋里出出进进。后来,后来我的大皮鞋哪儿去了?随着我在上海的童年时代一起消逝了。

③然而这只大皮鞋突然出现在伦敦诺丁山的街头,就这么一只,只有一只。是从我童年的那本书里跳出来,跑到这里来等我的?世上万物,都属于最钟情于它的人。我对着从我的童年飞奔而来的大皮鞋,蹦跳着哇哇叫着,像原始人那样,只会用最本能的方式表达我的惊喜。

④这世界上的人,都住在一只大皮鞋里多好,就像可爱的小动物们,就像很多童话的结尾:后来,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家里已经有很多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⑥各地来的小动物小娃娃住满了我的书柜,开始还能平放着,后来只能堆放着。堆得我家真正的成了“玩具总动员”,或者叫动漫嘉年华,或者说我也成了玩具们中的一员,而且是最忙前忙后的一员。我有工夫就给他们找家具找玩伴配布景配灯光,照相。小时候我爸爸叫我背唐诗,我不记诗名不记作者,只背出来完事。这些年凡投奔我家的玩具,我也是不问出处不论国籍不讲贵贱,与我投缘便是我家人。我笑:我一人的工资要养这么多人,我是贫困线以下的。

写作之余,小狗、小猴、小熊、小牛就跟我挤眉弄眼地逗我和他们玩,或者就骗我上钩让我在书柜上搭起小摄影棚,给他们臭美,给他们像大明星似的这么照那么照。我嘛,是他们的美工师、化妆师、场地工、清洁工,但是我愿意。于我,这是最开心最过瘾最乐在其中最其乐无穷的了。因为,本来,别人看来或许那么不起眼的小玩意,一旦给他们一个舞台,一旦给他们打上光环,他们就像闪亮登场的明星或童星。他们给我的,是一经打开就上天入海的想象力,来表达他们的梦幻和他们对纯真对美好的痴迷。

⑧是出奇是惊喜是不可思议!

⑨我的书柜,本来是我的私家展示柜,我为书柜的住户们拍的照片,也只是纯个人的对这个世界的表达。十多年过去了,我想,为什么不让我的数不过来的家庭成员们走上这本《童话展示柜》和大家分享,分享奇思、分享妙想,唤醒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和快乐的能力、幸福的能力、独特的表达自己和、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⑩让他们,送去单纯,送去天真,祝愿美好,祝愿年轻。

⑾祝每一个女孩美丽阳光,像灰姑娘那样步入理想的殿堂。

 (12)祈愿世上的人都能像童话结尾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13)快乐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

(选自2011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小题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_  _ → 儿时读《大皮鞋》→ 得到玩具大皮鞋时的惊喜→ _________→ 《童话展示柜》的创作动机

【小题2】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③段加点词语“钟情”的意思。

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品味第⑤、13二段中画线的句子。

(1)“我家里已经有很多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家都有哪些“成员”?请写出四个。

(2)“快乐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4】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第⑦段画“____”线的句子,作具体赏析。
【小题5】选文是为《童话展示柜》所写的后记,这本书展示了作者收藏的各种卡通玩具和洋娃娃。请回答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
【小题6】对它说几句知心话吧!要求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

4.名著阅读(共1题)

11.
走进名著。
(1)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唐四杰
B.郦道元——《三峡》——《水经注疏》
C.笛福——《鲁宾逊漂流记》——美国
D.高尔基——《童年》——自传体小说
(2)填空。
罗曼·罗兰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___________________、俄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5.作文(共1题)

12.
写作
题目:2011,与________________同行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题目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如“书籍”、“希望”、“快乐”、“梦想”、“爱”……
③600字以上。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