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5.4海洋空间的开利用地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488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全球最大人工群岛建成后将可以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出的一幅世界地图(见下图)。从高空俯瞰阿联酋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除棕榈树外,还能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的一幅世界地图。这一派奇特景象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迪拜雄心勃勃的人工岛计划——棕榈岛工程的一部分。为了建造它们,80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填进海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的防护堤。

(1)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空间有哪些优点?   
(2)如果你是某海上城市的总设计师,你将重点考虑哪些问题?   
(3)港口作为传统的海岸工程设施,在21世纪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沿海除已有的130多个海港外,可供选择的新港址还有160多处。为适应未来人们关于海岸与港口开发的理念,港口的筑港区位将有哪些变化?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计,荷兰围海造陆总面积超过7 00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材料二:须德海湾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

(1)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8题)

3.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小题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平坡缓B.岛多浪小C.滩阔岸直D.河多沙厚
【小题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4.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该岛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岛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该岛的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该岛沿岸有寒流经过
D.该岛北部冬季会出现极夜现象
【小题2】该岛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甲、丁处适合围海造陆,乙处可以填海造陆
B.丙海湾适合建跨海大桥
C.甲处适合建挥发性垃圾填埋场
D.为了保证环境质量,适宜在丁处建化工厂
5.
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
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C.在海洋资源中,食盐储量大,是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
D.海底多金属结核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
6.
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错误的说法是(  )
A.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B.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C.英法海底隧道与日本濑户跨海大桥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的影响
D.海底储藏大米主要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7.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一货轮从A地出发前往洛杉矶,最近航线必经过( )
A.好望角B.巴拿马运河
C.麦哲伦海峡D.曼德海峡
【小题2】12月22日一货轮从A地出发,经半个月航行到达法国南部马赛港,有关此次航行的说法中可信的是( )
A.航行期间正午日影先朝北,再朝南
B.整个航程顺风、顺水
C.必经过英吉利海峡
D.到达马赛时,当地正值温和多雨期
【小题3】一油轮从委内瑞拉驶往图中A地,经过图中B区域时,船员看到( )
A.漂浮的海冰B.狂风巨浪
C.顺水航行D.船体下沉
8.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
A.旅游大客车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D.水产冷藏车
【小题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形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B.赤潮
C.潮汐D.寒潮
9.
海洋通讯的主要方式是(  )
A.海底隧道B.跨海高架电缆
C.海底管道D.海底光缆
10.
2010年11月15日,天津临港三期围海造陆管线保护段围堤工程首组箱筒成功下沉。该工程将对渤西管线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彻底消除临港三期围海造陆施工对管线安全的影响。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临港所造陆地主要是天津的( )
A.商业区B.工业区
C.住宅区D.行政区
【小题2】关于围海造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最好途径
B.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而科学的方式
C.围海造陆不需要其他配套建设
D.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此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