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4.3 经济达地区的可持续展(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431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单选题(共4题)

1.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年
2003年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小题1】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小题2】与其他三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小题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资金密集型工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原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趋紧
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过去20多年来,广东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是( )
①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
②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
③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要地位
④属于集约型发展模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3】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的措施是( )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建设“绿色广东”,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发展过程存在着差异。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珠江三角洲成为外商投资最多的热点地区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优越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和土地资源不足,区域环境质量下降
④解决两个经济区能源紧张的措施分别是建立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
⑤都利用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调配的能源解决能源紧张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⑤D.①③④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城中村”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
B.城市规模大引起的
C.城市规划与管理不利引起的
D.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之一
4.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A.丰富的廉价劳动力B.先进的技术水平
C.接近棉花产地D.接近能源基地
【小题2】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因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
B.抑制重工业发展
C.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以加强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D.发展采矿业,加大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