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42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文言文阅读(共1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绰字土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①,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②,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邪?”绰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上遂入。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
——《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赵绰》
(注)①裈(kūn):裤子。②厌蛊:一种用咒符来害人的巫术。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受夏官府下士擢:提拔
B.卿辛亶而不自惜也异:怜惜
C.天子之威,欲相邪挫:挫败
D.每入阁中引: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隋文帝为丞相,知清正 ②闻道也固先乎吾
B.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 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卿异辛亶不自惜也 ②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D.①啜羹者,热置之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赵绰执法公正不阿的一组是()
①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
②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
③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  
④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
⑤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    
⑥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绰初任法官时,就因政绩出色,正气凛然,受到了隋文帝的礼遇尊重;任大理少卿后,更因诚实正直被隋文帝赏识,受到了可以不拘宫廷礼仪的恩遇。
B.隋文帝因偷盗抢掠难以禁止,想要改变刑法,加重处罚,但赵绰主张法令不可失去,隋文帝欣然接受,并称赞他比自己更有见识,要他以后多多进言。
C.赵绰极力维护法律的公正,在隋文帝执意要杀一个没犯大罪的官员时,他强行劝谏,几乎招杀身之祸,但即使临刑之际,他仍坚持己见,不惜一死。
D.隋文帝处置案件往往任由己意,并屡被赵绰的力谏激怒。隋文帝呵斥他,威胁他,甚至于要处死他,但最终都还是认可了赵绰的意见。
 
三、翻译句子。(4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1)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
(2)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