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
在横线上填写出作品原句。
①谈笑间,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⑥天也,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①谈笑间,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⑥天也,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离恨
(清)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一声横笛锁空楼”将无形的“声音”化作了有形的“锁链”,艺术效果尽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小题3】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
鹧鸪天·离恨
(清)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姿态美妙动人。 |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B.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山阴王谑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作县令,意轻五斗,儿视督邮,偃蹇宦途,三仕三黜。通籍①五十年内,强半林居,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自庚戌游天台、雁宕,另出手眼,乃作《游唤》。见者谓其笔悍而胆怒,眼俊而舌尖,恣意描摹,尽情刻画,文誉鹊起。
盖先生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矢口放言,略无忌惮。人有咎先生谑者。其客陆德先叹曰:“公毋咎先生谑。先生之莅官行政,擿伏发奸,以及论文赋诗,无不以谑用事。昔在当涂,以一言而解两郡之厄者,不可谓不得谑之力也。中书程守训奏请开矿,与大珰②邢隆同出京,意欲开采,从当涂起,难先生。守训逗留瓜洲,而赚珰先至,且勒地方官行属吏礼。一邑骚动,先生曰‘无患’。驰至池黄,以绯袍投刺③称眷生。珰怒诃,谓县官不素服。先生曰:‘非也,俗礼吊则服素,公此来庆也,故不服素而服绯。’珰意少解,复诃曰:‘令刺称眷何也?”先生曰:‘我固安阳状元婿也,与公有瓜葛。’珰大笑,亦起更绯,揖先生坐上座,设饮极欢。因言及横山,先生曰:‘横山为高皇帝鼎湖龙首,樵苏且不敢,敢问开采乎?必须题请下部议方可。’珰曰:‘如此利害,我竟入徽矣。’先生耳语曰:‘公无轻言,入徽也,徽人大无状,思甘心于公左右者甚众。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珰大惊曰:‘吾原不肯来,皆守训赚我’。先生曰:‘徽人恨守训切骨,思磔其肉,而以骨饲狗。渠是以观望瓜洲,而赚公先入虎穴也。’珰曰:‘公言是,我即回京,以公言复命矣。’当涂徽州,得以安堵如故,皆先生一谑之力。”
先生于癸丑、己未,两计两黜。一受创于李三才,再受创于彭瑞吾。人方眈眈虎视,将下石先生,而先生对之,调笑狎侮,谑浪如常,不肯少自贬损也。晚乃改号谑庵,刻《悔庵》以志己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谑毒益甚。
(取材于张岱《王谑庵先生传》,有删改)
注释:①通籍:做官。②珰:太监。③刺:名帖。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小题4】在当涂采矿事件中,王思任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用三个成语加以概括。
山阴王谑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作县令,意轻五斗,儿视督邮,偃蹇宦途,三仕三黜。通籍①五十年内,强半林居,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自庚戌游天台、雁宕,另出手眼,乃作《游唤》。见者谓其笔悍而胆怒,眼俊而舌尖,恣意描摹,尽情刻画,文誉鹊起。
盖先生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矢口放言,略无忌惮。人有咎先生谑者。其客陆德先叹曰:“公毋咎先生谑。先生之莅官行政,擿伏发奸,以及论文赋诗,无不以谑用事。昔在当涂,以一言而解两郡之厄者,不可谓不得谑之力也。中书程守训奏请开矿,与大珰②邢隆同出京,意欲开采,从当涂起,难先生。守训逗留瓜洲,而赚珰先至,且勒地方官行属吏礼。一邑骚动,先生曰‘无患’。驰至池黄,以绯袍投刺③称眷生。珰怒诃,谓县官不素服。先生曰:‘非也,俗礼吊则服素,公此来庆也,故不服素而服绯。’珰意少解,复诃曰:‘令刺称眷何也?”先生曰:‘我固安阳状元婿也,与公有瓜葛。’珰大笑,亦起更绯,揖先生坐上座,设饮极欢。因言及横山,先生曰:‘横山为高皇帝鼎湖龙首,樵苏且不敢,敢问开采乎?必须题请下部议方可。’珰曰:‘如此利害,我竟入徽矣。’先生耳语曰:‘公无轻言,入徽也,徽人大无状,思甘心于公左右者甚众。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珰大惊曰:‘吾原不肯来,皆守训赚我’。先生曰:‘徽人恨守训切骨,思磔其肉,而以骨饲狗。渠是以观望瓜洲,而赚公先入虎穴也。’珰曰:‘公言是,我即回京,以公言复命矣。’当涂徽州,得以安堵如故,皆先生一谑之力。”
先生于癸丑、己未,两计两黜。一受创于李三才,再受创于彭瑞吾。人方眈眈虎视,将下石先生,而先生对之,调笑狎侮,谑浪如常,不肯少自贬损也。晚乃改号谑庵,刻《悔庵》以志己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谑毒益甚。
(取材于张岱《王谑庵先生传》,有删改)
注释:①通籍:做官。②珰:太监。③刺:名帖。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有咎先生谑者 咎:责备 |
B.先生之莅官行政,擿伏发奸 擿:揭发 |
C.守训逗留瓜洲,而赚珰先至 赚:盈利 |
D.一邑骚动,先生曰“无患” 患:担忧 |
A.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 / 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 |
B.且勒地方官行属吏礼 / 樵苏且不敢,敢问开采乎 |
C.渠是以观望瓜洲 / 曰:“公言是” |
D.将下石先生,而先生对之 / 刻《悔庵》以志己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 |
A.王思任先生为官五十年,多半居于山林,或纵情山水,或闭门读书,生活自由洒脱。 |
B.王思任能文善谑,《游唤》显示出他笔锋犀利、笔意放纵等特点,是其成名之作。 |
C.作者借陆德先之口,叙述王思任先生解除当涂采矿危机的往事,以赞扬他为官清正。 |
D.王思任一生虽累遭排挤打压,屡经宦海沉浮,但其谑浪之性不移,狂傲之气不损。 |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要探究动物飞行的奥秘,先要界定飞行的概念。首要的,飞行是一种克服地球引力的运动方式,一只跳蚤跳得再高,它并不想用任何方式来产生哪怕一丁点儿的升力,所以它仍然只是在跳,不能叫飞;其次,飞行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一条被龙卷风卷到大街上的鱼显然不能被认为是飞行动物;最后,飞行应该是一种可控的运动方式,失足跌下悬崖的人,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或者他伸展双臂作出超人状,那顶多算是“跌得好看”,与飞无关。
②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可以定义动物飞行的种类了。
③滑降/滑翔:如果仅仅是依靠重力作为飞行的动力,就要归为此类。在这种情况下,前进的距离小于下降的高度,也就是滑翔角大于45度时,称为滑降。如果技艺再高超些,滑翔角小于45度,就可以称为滑翔了。这可能是最简单的飞行方式之一。
④扑翼飞行:这是最为人知的飞行方式——动物通过不断扇动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从而能持续的飞行。
⑤展翅翱翔:翱翔,很多人将其与扑翼飞行混为一谈,的确,很多翱翔飞行的动物本身也是扑翼飞行者,但两者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材料一
①要探究动物飞行的奥秘,先要界定飞行的概念。首要的,飞行是一种克服地球引力的运动方式,一只跳蚤跳得再高,它并不想用任何方式来产生哪怕一丁点儿的升力,所以它仍然只是在跳,不能叫飞;其次,飞行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一条被龙卷风卷到大街上的鱼显然不能被认为是飞行动物;最后,飞行应该是一种可控的运动方式,失足跌下悬崖的人,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或者他伸展双臂作出超人状,那顶多算是“跌得好看”,与飞无关。
②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可以定义动物飞行的种类了。
③滑降/滑翔:如果仅仅是依靠重力作为飞行的动力,就要归为此类。在这种情况下,前进的距离小于下降的高度,也就是滑翔角大于45度时,称为滑降。如果技艺再高超些,滑翔角小于45度,就可以称为滑翔了。这可能是最简单的飞行方式之一。
④扑翼飞行:这是最为人知的飞行方式——动物通过不断扇动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从而能持续的飞行。
⑤展翅翱翔:翱翔,很多人将其与扑翼飞行混为一谈,的确,很多翱翔飞行的动物本身也是扑翼飞行者,但两者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飞行是一种主动克服地球引力的可控的运动方式。 |
B.滑降要依靠重力作为飞行的动力,而滑翔却不能。 |
C.通过不断扇动翅膀产生升力的飞行,叫扑翼飞行。 |
D.凡是能展翅翱翔飞行的动物大多都不能扑翼飞行。 |
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苍凉的群像
①六月下旬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刚刚从德国访问归来,刘学颜专程从阿城来到哈尔滨,把厚厚一沓的《叩问大荒》的手稿交给我。
②说真心话,四月份我在大兴安岭,他在电话中邀我为这部即将出版的新书作序时,我是犹豫的。因为作序是马虎不得的事情,起码要把书稿看完整了。耗时费力不说,我还怕把握不好作品的“气韵”,差点“临阵脱逃”。最终能接过这部沉甸甸的书稿,除了不好推却文友的这份信任,更是刘学颜所从事的研究和他的写作视域吸引了我。
③刘学颜在金源故地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任馆长。但凡从外地来到哈尔滨的文学界朋友,只要时间允许,有两个地方是必去无疑的,一个是呼兰的萧红故居,另一个就是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了。前者凭吊的是让人感伤的故人,后者凭吊的则是悲壮的历史。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你能看到曾染过鲜血的剑,生活用的陶罐和银盘,祭祀的香炉,以及象征权位的印玺和可供梳妆的鲤鱼镜——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④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叩问大荒》。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汲取知识的行旅,是一次触摸黑土地脉搏的行旅,更是一次文学的审美行旅。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刘学颜能够潜心沉入民族历史记忆的深处,以一腔豪情,一己之力,挖掘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地踏上寻访之旅,本身就是不寻常的。更何况,他要做一个文字的雕刻家,为这样的人物悉心塑像,就更加让人尊敬和感动了。
⑤为人物塑像最难的,首先是姿态吧:有些人物,在历史中已经被定型为一种姿态,如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刘学颜以史实为依据,除去民间演绎中无端加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不实之处,还他们以本来的面目。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人开始做了这样的工作,但有天时地利之便的刘学颜,在剖析人物特定历史时期的心理特征上,底气更足一些。雕像的姿态确立了,他们的神态,还有赖于血肉丰满的史实来填充,所以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在书斋中思考着的刘学颜,还有一个行走着的刘学颜。历史和现实,就在这“静”与“动”之间,微妙地连接起来。
⑥一条隐秘的通道,悄悄地被打开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英勇杀敌的“蓝脸”的窦尔墩,看到了漠北风雪之中迫令俄方退还占地的李金镛,看到了刺杀伊藤博文后穿着民族服装凛然赴死的韩国义士安重根。刘学颜身上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他所选择的历史人物,大都铁骨铮铮,又如抗日英雄马占山、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当然,他也写了另一类英雄,如石油工人王进喜、伐木工人马永顺。而身为作家的他,对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吝笔墨地描绘了萧红、周立波、舒群等现代作家的风采。
⑦读刘学颜的书稿,感觉他还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古诗功夫深厚,在同龄人中,是翘楚。那些穿插于书中的诗词,如四散的珍珠,使整部书有了别样的光彩。如拜谒寿山将军墓后所作的“恁有百年不居穴,所居灵帐在草原”, 再如踏访“林海雪原”故地后吟就的“威虎啸天狼声哀,英雄已死雪山白”。
⑧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够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不断思考和笔耕的人,一定是不流俗的人。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此书中雕刻的那些已经逝去的英灵的雕像,他写他们的荣辱悲欢时,更加客观透彻,挥洒自如。而写到健在的人物时,笔墨就有些“涩”,很难出彩。个中原委,我能理解,这也是不能求全责备的事情。
⑨我想,以后朋友们再来哈尔滨,去阿城参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时,我又可以多了一个话题:那里还有一个博物馆,由刘学颜馆长亲手筑就,其人物长廊中陈列的雕像,大都顶天立地,透露着苍凉之气,值得一看。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小题1】下列对文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小题4】文中说:“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阅读⑤—⑦段,概括刘学颜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小题5】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刘学颜的人物雕像大都透露着“苍凉”之气?
苍凉的群像
①六月下旬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刚刚从德国访问归来,刘学颜专程从阿城来到哈尔滨,把厚厚一沓的《叩问大荒》的手稿交给我。
②说真心话,四月份我在大兴安岭,他在电话中邀我为这部即将出版的新书作序时,我是犹豫的。因为作序是马虎不得的事情,起码要把书稿看完整了。耗时费力不说,我还怕把握不好作品的“气韵”,差点“临阵脱逃”。最终能接过这部沉甸甸的书稿,除了不好推却文友的这份信任,更是刘学颜所从事的研究和他的写作视域吸引了我。
③刘学颜在金源故地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任馆长。但凡从外地来到哈尔滨的文学界朋友,只要时间允许,有两个地方是必去无疑的,一个是呼兰的萧红故居,另一个就是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了。前者凭吊的是让人感伤的故人,后者凭吊的则是悲壮的历史。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你能看到曾染过鲜血的剑,生活用的陶罐和银盘,祭祀的香炉,以及象征权位的印玺和可供梳妆的鲤鱼镜——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④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叩问大荒》。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汲取知识的行旅,是一次触摸黑土地脉搏的行旅,更是一次文学的审美行旅。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刘学颜能够潜心沉入民族历史记忆的深处,以一腔豪情,一己之力,挖掘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地踏上寻访之旅,本身就是不寻常的。更何况,他要做一个文字的雕刻家,为这样的人物悉心塑像,就更加让人尊敬和感动了。
⑤为人物塑像最难的,首先是姿态吧:有些人物,在历史中已经被定型为一种姿态,如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刘学颜以史实为依据,除去民间演绎中无端加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不实之处,还他们以本来的面目。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人开始做了这样的工作,但有天时地利之便的刘学颜,在剖析人物特定历史时期的心理特征上,底气更足一些。雕像的姿态确立了,他们的神态,还有赖于血肉丰满的史实来填充,所以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在书斋中思考着的刘学颜,还有一个行走着的刘学颜。历史和现实,就在这“静”与“动”之间,微妙地连接起来。
⑥一条隐秘的通道,悄悄地被打开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英勇杀敌的“蓝脸”的窦尔墩,看到了漠北风雪之中迫令俄方退还占地的李金镛,看到了刺杀伊藤博文后穿着民族服装凛然赴死的韩国义士安重根。刘学颜身上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他所选择的历史人物,大都铁骨铮铮,又如抗日英雄马占山、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当然,他也写了另一类英雄,如石油工人王进喜、伐木工人马永顺。而身为作家的他,对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吝笔墨地描绘了萧红、周立波、舒群等现代作家的风采。
⑦读刘学颜的书稿,感觉他还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古诗功夫深厚,在同龄人中,是翘楚。那些穿插于书中的诗词,如四散的珍珠,使整部书有了别样的光彩。如拜谒寿山将军墓后所作的“恁有百年不居穴,所居灵帐在草原”, 再如踏访“林海雪原”故地后吟就的“威虎啸天狼声哀,英雄已死雪山白”。
⑧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够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不断思考和笔耕的人,一定是不流俗的人。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此书中雕刻的那些已经逝去的英灵的雕像,他写他们的荣辱悲欢时,更加客观透彻,挥洒自如。而写到健在的人物时,笔墨就有些“涩”,很难出彩。个中原委,我能理解,这也是不能求全责备的事情。
⑨我想,以后朋友们再来哈尔滨,去阿城参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时,我又可以多了一个话题:那里还有一个博物馆,由刘学颜馆长亲手筑就,其人物长廊中陈列的雕像,大都顶天立地,透露着苍凉之气,值得一看。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小题1】下列对文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绎:“绎”也可以写成“译”。 |
B.铁骨铮铮:“铮铮”坚贞、刚强貌。 |
C.翘楚:“翘”读音是“qiáo”。 |
D.求全责备:苛责、要求完美。 |
A.本文交代了为《叩问大荒》写序的缘由,对作品内容及特色进行了评述,充分肯定了作者的写作追求。 |
B.《叩问大荒》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使人们感受到黑土地上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
C.刘学颜倾尽心血为阿城建造了另一个历史博物馆,里面多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游客可实地参观。 |
D.这篇文章内涵丰富,情感真挚饱满,语言极富感染力,理性而中肯的评价中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 |
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小题4】文中说:“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阅读⑤—⑦段,概括刘学颜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小题5】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刘学颜的人物雕像大都透露着“苍凉”之气?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二
①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当之无愧的。昆虫不仅是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地球上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人们在距今3.5亿年前的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最早的有翅昆虫的化石,这表明昆虫掌握飞行这项技术,仅仅发生于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7000万年后。
②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而翅的起源在科学界已经有了比较公认的理论——它源于水生昆虫幼虫的羽状鳃,这种生在体壁两侧的鳃在蜉蝣的水中生活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推测得到了分子生物学的佐证。
③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是构成昆虫外壳的多糖分子,说起来与淀粉、植物纤维同属一家。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在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满足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不过如果你要以为昆虫的飞行不过如此,那就大错特错了。
④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的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想想看,把一辆汽车的油门踩到底,怒吼的引擎也只有每分钟数千转而已。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它们翅膀的“攻角”(也就是翅膀平面与气流的角度)处于时时变化中,而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划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现代航空界中对可控涡流的研究和应用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这还多亏了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重力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⑤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当然,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航行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小题1】根据文中划线“ ”的句子进行推断,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时间大约是
【小题2】根据第③段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小题3】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述“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的原因。
材料二
①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当之无愧的。昆虫不仅是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地球上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人们在距今3.5亿年前的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最早的有翅昆虫的化石,这表明昆虫掌握飞行这项技术,仅仅发生于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7000万年后。
②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而翅的起源在科学界已经有了比较公认的理论——它源于水生昆虫幼虫的羽状鳃,这种生在体壁两侧的鳃在蜉蝣的水中生活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推测得到了分子生物学的佐证。
③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是构成昆虫外壳的多糖分子,说起来与淀粉、植物纤维同属一家。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在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满足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不过如果你要以为昆虫的飞行不过如此,那就大错特错了。
④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的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想想看,把一辆汽车的油门踩到底,怒吼的引擎也只有每分钟数千转而已。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它们翅膀的“攻角”(也就是翅膀平面与气流的角度)处于时时变化中,而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划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现代航空界中对可控涡流的研究和应用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这还多亏了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重力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⑤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当然,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航行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小题1】根据文中划线“ ”的句子进行推断,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时间大约是
A.距今3.5亿年前 |
B.距今2.8亿年前 |
C.距今4.2亿年前 |
D.距今10.7亿年前 |
A.昆虫翅膀由淀粉等纤维物质构成,没有骨骼和肌肉的支撑。 |
B.构成昆虫翅膀的几丁质柔韧性极强,远胜碳纤维复合材料。 |
C.翅脉增强了翅膀的刚性,可以满足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 |
D.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使其飞行产生升力。 |
5.命题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